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86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中国地质》1998,(7):7-8
当前,山东省地矿工作和矿业经济发展面临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后备资源紧缺的问题不容忽视。二是地勘行业处境困难,国家投入地勘资金相对减少,使地质勘探工作速度、规模严重萎缩,矿产新增探明储量入不敷出,更加剧了资  相似文献   
42.
自从1982年地质部更名为地质矿产部以来,地矿行政管理工作正式开始提出,并且得到了不断加强,在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1989年国务院批准地矿部的三定方案,明确地矿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勘查行业的职能部门,确定地矿行政管理的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公文处理规范化是办公室政务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实现公文处理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对于提高公文质量和办事效率,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计算机技术与地矿工作信息化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吴冲龙 《地学前缘》1998,5(2):343-355
地矿工作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地矿工作信息化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地矿工作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地矿工作信息化工程的核心,是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建设,而主要技术手段是计算机应用。当前,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地质工作的全过程,成为地质工作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主流,极大地推动了地矿工作的前进。地矿工作信息化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多个分支前缘。本文根据所掌握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资料,评介了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在地矿工作信息化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8.
《湖南地质》2009,(3):F0002-F0002
湖南省有色地质矿业研究信息中心,是由局属湖南省有色地质物资中心更名组建的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在编员工22人,返聘资深专家6人,设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信息情报部、矿业开发部等四个部门。她将以无边界的矿产资源信息情报研究为基础,以局党组对地矿产业发展要求为准绳,以各地勘单位已有地矿工作成果为依托,以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设备为手段,实现全局地矿产业“队为基础、局为单位”的战略构想。坚持大地质、小地球(玻璃地球)原则,为局地质矿产业稳步提升和湖南矿业经济延伸化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49.
深化产教融合的相关国家政策加快了地理信息产业的产教深度融合进程,创造了一个携手聚力、共融赋能的新时代。聚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紧扣地理信息产业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支撑路径和融合措施,旨在为地理信息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保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相似文献   
50.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传统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实践能力弱、就业范围窄、学无所用等。结合当前学科发展趋势,对传统地理科学专业进行改造,以滁州学院为例,在充分分析总结地科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专业应紧紧抓住地理国情监测这一契机确定专业改革方向,并对改革的可行性与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论述和讨论,认为以地理国情监测为契机改造地理科学专业是可行的。可为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向地理国情监测方向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