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田禹 《地质科技通报》2015,34(6):182-185
在野外采样的基础上,通过测试分析温泉及地热井中地热水的同位素2H、18O、3H的特征,利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识别鲁东地热区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结合高程效应确定补给范围为地形较高的丘陵地带。根据3H的测试数据应用法国J.FT.(丰特)来特的经验估算结果和构建δ18O与纬度之间的关系对鲁东地热水的补给来源进行判别,得出鲁东地热区地热水补给来源为现代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92.
宋小庆  彭钦  段启杉  夏颜乐 《地球科学》2019,44(9):2874-2886
目前在黔东北地区未系统地开展过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热水来源方面的研究,存在地热水来源、补给区域、径流和排泄等特征不清等问题.在充分了解黔东北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集区内15组地热水进行水化学全分析、收集12组地热水氢氧同位素和3组地热水碳同位素数据,得到了该区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分析出地热水的补给来源,估算了地热水的补给高程、补给温度、热储温度、循环深度以及冷水混入比例.结果表明,受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的影响,该区地热水总体由南向北径流,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Mg、HCO3-Ca·Mg、HCO3-Na、SO4-Ca·Mg及SO4-Ca型,有益元素主要有F-和H2SiO3,沿径流方向地热水呈现pH降低、TDS增加的趋势,水化学类型则由重碳酸盐型水变为硫酸盐型水.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地热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区为海拔1 500~2 000 m的梵净山地区,地热水年龄为(6 400~11 570)±560 a,补给时的年平均气温为7.0~9.1℃;选用二氧化硅温标及lg(Q/K)-T法估算热储温度为45.0~107.0℃,地热水循环深度为1 000~3 000 m;硅-焓混合模型估算地热水混合前的热储温度极大值为110~200℃,地热水在上升过程中受浅部冷水混合,冷水混入比例为50%~90%.   相似文献   
93.
高红艳  白洁 《地下水》2019,(3):30-32
应用AHP-SWOT分析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辽宁鞍山汤岗子地热储区地热产业进行分析,结合汤岗子地热储区的实际情况,分析汤岗子地热储区地热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不合理用水模式调整。结果表明:汤岗子地热储区当前产业发展处于较好的外部条件,其发展趋势是理想的,属于增长战略,因此,汤岗子自然保护区地热产业应不断克服自身的生存困境,抓住当前有利的发展形势,使较为理想的发展状态趋于最大化。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的是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地热水中总铁含量的条件实验。  相似文献   
95.
塘沽地热系统水化学赋存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化学成份检测资料,研究了塘沽地热系统馆陶组Ⅲ段热储层地热水化学成份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地热水中pH值的大小,气体成分的含量及放射性同位素^14C实测的地热水年龄,确定了塘沽地热系统馆陶组Ⅲ段热储层地热水的赋存环境,得出地热水补给和径流均微弱的结论,为地热水的开发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紫云县地处贵州省南西部,区域上无岩浆活动,地表无温泉地热流体露头和无明显的其他地热显示,增加了地热勘查的难度。燕山期自东往西的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了近南北向、北东向断层和近南北向褶皱的主体构造,以及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建造为区内地热资源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采用基础地质结合物探方法研究优选出了层状热储较好的牛场坡背斜和带状热储F4小桥断裂结合的有利部位,施工了地热钻孔,取得了良好的地热水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97.
来自深部循环的地热水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为能安全而有效地使用地下热水,须对地热水中有害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评价,考虑到评价分级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文章从模糊集的理论与方法出发,将模糊聚类最大矩阵元原理与基于数据迭代为基础的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相结合,形成模糊混合聚类法。利用该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市地热水有害成分超标程度进行了分类评价,在地热田区沿断层走向选取典型钻孔,对其中的地下热水水质有害成分超标程度进行最优分类,划分等级;并通过对地热水有害成分因子的分类,分析出引起有害成分超标的最主要的有害成分因子为F^-、pH、H2S等。  相似文献   
98.
用现代成矿理论,结合水文地质学和地热学,对广西区内的地热水成矿特征研究发现,广西的地热水矿床在区域上的分布受深部构造的隆起区(带)和区域深大断裂控制,决定地热水矿床空间定位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盆地、断裂、褶皱、岩浆岩、地貌、盖层与热储层。划分出广西区内三种地热水储层及四种地热水成矿类型,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区内地热水矿床的四大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9.
华北地热水3万年以来的古气候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足金 《地球科学》1995,20(4):383-388
用各种水化学组分的月动态形式特点,论证了含水地层内水岩作用对热水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不大;用地质方法检验了地热^14C测年数据的可靠性,利用地热水的测年数据和氧同位素测值作关系曲线,曲线清楚反映出最后一次冰期以来古气候的干冷、湿热变化,无论在变化趋势还是变化转折时间上,都与黄土、深海沉积、青藏湖区显示出的古气修候记录能够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00.
杨军严 《地下水》2006,28(6):27-27,61
地热水有"矿"的属性,但水产养殖没有利用其这一些特性进行商业经营,主要用其水的功能.本文针对利用地热水进行水产养殖的实际案例,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及资源属性等,论证了水产养殖单位应该办理采矿许可证还是取水许可证,阐明了地下热水管理权归水行政部门管理,应办理取水许可证,缴纳水资源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