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28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566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深层地温变化无常与采集器接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引出西乌旗气象局2006年1月1日迁站,迁站后发现:320cm地温变化剧烈,日变化幅度大(见表1),每小时之间的变化在0.1~1.6℃,有时达2.7℃。变化时大时小,原因不明,引起了观测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思索。经实际观测发现:深层地温变化无常与采集器接地是否良好有直接关系。2地温变化规律在无特殊天气条件情况下,地温的变化幅度从地表到深层是逐渐减小的。道理很简单,地表面直接接收太阳辐射,大量的热量都被地表所吸收或反射,只有少量的热量才由地表经浅层到深层靠土壤的热传导来传递,经过逐层土壤对热量的吸收,到深层时热量很少,因此深层地温变…  相似文献   
942.
中国近50 a地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利用1954-2001年中国532站的月平均0.8m层地温资料,对我国及其不同区域地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a,全国年平均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大致为下降阶段,相对气候冷期及上升阶段。地温的区域变化特征显著,90年代后东北地区地温增温最显著,西南东部地区地温下降趋势明显,青藏高原东部地温在1980年前后发生一次急剧下降的突变过程。地温季节变化中,冬季地温年代际变化特征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较显著,而春季地温年际变化出现异常的频率最大。  相似文献   
943.
广东省农用天气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锦銮  何键  陈新光 《气象》2006,32(2):116-120
根据6种不同类型的农田小气候的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菜田土温、果树园内气温、鱼塘水温与气象站同类型气温的相关关系;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以气象站同类气温为自变量的菜田土温、果树园内气温、鱼塘水温等预报模型。各模型的回归效果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平均绝对误差均和平均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Visual Basic 6.0,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了方便实用的“农用天气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944.
1使用资料 使用资料为汝州站1980~2004年的日平均气压、日平均气温、日20cm平均地温。  相似文献   
945.
DYYZ系列自动站气象地温要素的故障非常频繁,约占维修故障总量的50%以上。本从地温传感器、地温转接盒板和7芯通讯电缆3个引起地温要素故障因素分析引发的故障现象及相应的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946.
许华清 《气象》2003,29(10):2-2
20 0 3年 1月 2 0日 ,笔者在 0 8时地面气象观测时 ,发现了这样一个“不正常”的情况 :0 8时地面最低温度为 -0 8℃ ,而百叶箱最低温度却为 -2 3℃ !按往常冬季天晴时的情况 ,地面最低温度要比百叶箱最低温度更低一些。由于要及时发地面加密观测报 ,当时观测员在复读记录后如实编发了报文。事后 ,组内对这一“不正常”记录作了一次质量分析。1 要素实况当时气薄 -1上的气象要素情况如表 1所示。2 要素分析根据气象学原理 ,土壤的热容量要比空气大 ,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 ,土壤吸收的热量要比空气多得多。因此 ,在晴好天气下 ,白天的地…  相似文献   
947.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盆地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塔里木库车前陆盆地的109口井的地温数据,给出了库车盆地的地温场分布特征. 库车盆地各构造单元的平均地温梯度值为18~28℃/km,与我国其他大、中型沉积盆地相比,仍然偏低. 库车前陆盆地整体上是属于低温冷盆,山前带部位,依奇克里克、克拉苏和大宛齐等构造分区是低温冷盆中的高地温梯度带;从山前带由北向南,地温梯度逐渐降低. 在盆地的南部,地温梯度又存在明显差异. 总体上,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趋于一致,但在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其变化的速率不同.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地温梯度与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的关系以及油气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948.
依据地温与降水的相关关系,试用曲江冬春季深层地温作为前期预报因子,建立回归方程,作后期汛期(3—9月)月降水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949.
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 ,直接影响着各种地质作用的解释。与地温梯度一样 ,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在空间和时间上也应是复杂多变的。文中通过热压系数建立岩石圈中的地温梯度与地压梯度之间的关系式 ,以此为基础 ,研究受地温梯度的影响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的变化规律 ,得到的初步认识是 :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是非线性的 ,静岩压力梯度是岩石圈中地压梯度的最小值 ,受地温梯度的影响岩石圈中地压梯度明显增加 ,可达到静岩压力梯度的 2倍以上。  相似文献   
950.
通过裂变径迹分析,研究沉积盆地的古地温,再造沉积盆地的地热史,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新的研究领域之一。为了深入焉耆盆地古地温场和地质发展史的研究,在焉耆盆地共测试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样品21块,研究焉耆盆地博湖坳陷的古地温场特征,并确定冷却事件发生的时间,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计算出地层剥失厚度,对油气的生成运移时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