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本文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结合具体的科学发展历史,对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发展纲领.对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的建立和壳体概念的提出与阐述.从科学方法论和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規律方面.探讨了地洼学说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概念方法.假说方法在地洼学说发展中的应用问题,地洼学说中的内核和保护层问题;地洼学说发展中的“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建立问题;以及地洼学说发展的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52.
53.
19世纪中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早期的以宗教为依归的自然观相去甚远。水火之争已经结束,灾变论成了禁区。以莱伊尔为旗手的"均变论"成了地学界公认的科学哲学和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古生物学、矿物学、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从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地学王国一片升平。地球科学还需要什么?需要一个统帅全局的大地构造理论。  相似文献   
54.
孙云铸 《地质论评》1947,12(Z1):73-84
抗战八年,北大清华迁滇,著者得有机会赴各地研究地层,并在联大地质系研究所,开设中国地层问题一课,现时云南地层,较抗战前已有相当认识,但问题尚多,仍须继续研究,尤应注重野外观察,则昔日地层上较难解决之问题,自不虽迎  相似文献   
55.
56.
造山带与造山作用及其研究的新起点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当代地理科学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向地学发生了新的严峻挑战,地球科学理论自身也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社会与地学的发展及需求。作为地质科学研究最基本主要领域的造山带研究,应如何思考?本文据此在新世纪开始之际,根据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回顾和讨论了造山带、造山作用及其研究内容、发展变化和新的研究起点和任务。  相似文献   
57.
1国际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1)槽-台学说独领风骚百年 20世纪中期以前,世界上关于地壳演化规律问题的理论,最流行的一直是1859年由美、奥等国学者提出的"地槽-地台学说”,简称槽台说,视为不可触犯的真理.该学说认为:大地构造发展过程是:地槽区→地台区.在找矿意义上认为,地槽区为活动区,岩浆活动强烈,金属矿床较多;地台区为稳定区,岩浆活动微弱,金属矿床较少.一本前苏联的<怎样找金属矿>的书说"到地台区去找寻金属矿是徒劳无功的”.  相似文献   
58.
新疆阿尔泰地槽成矿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阿尔泰地槽内成矿元素,自北东向南西分为四个带,每个带内分布有元素区和矿床:(1)阿尔泰山北缘元素带(阿克萨拉等区);(2)阿尔泰山中脊元素带(冲呼等五个区和可可托海3号脉稀有金属矿等矿床);(3)阿尔泰山南缘元素带(阿舍勒等四个芡和阿舍勒铜矿等矿床;(4)额尔齐斯元素带(喀拉通克等区和喀拉通克铜镍矿等矿床,成矿元素区带找新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9.
李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梅锌矿床是渔塘超大型铅锌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运用地洼学说预测,经初步验证查明的大型矿床。主要组分锌>5%,铅很低。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台地边缘藻礁灰岩相中,为同生构造组合、穹窿、北北东和北西西向地洼构造所控。属多因复成矿床,地台阶段主要是矿源层经压溶作用形成构造压溶热液成矿,在地洼阶段可能是渗流热液成矿,铅锌等成矿物质来自寒武纪碳酸盐围岩,主要成于低温。  相似文献   
60.
苏北海州双峰式火山岩稀土组成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金涛 《地球化学》1994,23(C00):182-191
苏北连淮地区的海州群是一套元古宙的火山变质岩套。火山岩以酸性和基性为主.中性火山岩稀少。其稀土元素明显分为富轻稀土元素无明显铕异常和富轻稀土元素明显铕负异常两种分布型式,显示“双峰式”组合特征。结合海州群沉积建造、构造格局及重力异常等资料都说明该区存在一个后期闭合的陆内裂谷——海州地堑式地槽。上地幔低比例部分熔融产生的碱性玄武岩浆和基底花岗质片麻岩局部重熔等产生的碱性、偏碱性流纹岩浆喷出海底.形成了海州群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