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32.
地球发电机三维数值模拟说明,地球固内核相对于地幔的超(速)旋转是由内核和液体外核内的东向热风之间的耦合来维持的。这种机制类似于同步电动机的机制,在地球磁场的产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34.
35.
《河南地质》2009,(4):5-5
地球的外貌我们可以看得见,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平原……然而,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热的,还是冷的?是固体,还是液体?是空的,还是实的?  相似文献   
36.
外地核中U、Th的分布、核裂变及其对地球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鲍学昭 《地质论评》1999,45(7):82-92
笔者认为地球的外地核中存在大量的生热元素U和Th,它们正是驱动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包括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按照地震波资料,地球内部最热的地区在太平洋中部,地磁资料表明地磁中心及相应的热对流中心也向太平洋板块偏离400km,因此U、Th更多地富集在太平洋之下的外地核中。前寒武纪天然核反应堆的发现及行星质量与光度的研究显示,外地核中的U、Th存在周期性核裂变,太平洋热点火山岩及其包体中富集与U、Th核裂变或衰变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惰性气体也说明了这一点。外地核中的U、Th存在周期性的核裂变可能是地质历史中超静磁带形成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地球上火山活动等地质作用存在节律性及地球膨胀的原因。  相似文献   
37.
地核物态及其量子地球动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耕 《物探与化探》2002,26(4):273-278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对核物质状态进行分析,简要计算了现代地球内核超固态物质原子中被公有公电子的平均值、地核物质的公有化自由电子浓度、现代地球内核中自由电子平均运动速度、早期产生地核物质量子效应的自引力压强临界值和起动地球整体膨胀的自引力压强、地核发生超固态量子力学效应所需要的能量等参数。内地核物质很可能是在超高压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物质状态-超固态。地核超固态产生的量子排斥压强超过地球自引力收缩压强的临界值时,导致地球发生整体的膨胀,由此引出量子地球构造动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38.
39.
太阳风对地球自转可能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自转的长期减速原因一般归结为日-月潮汐摩擦,而非潮汐因素会引起地球自转的加速。本计算了由太阳风引起的地球磁层力矩的上限值,其量级为2.56×10^22cm sec^-2。结果表明:估算非潮汐加速度的量级为·/Ω=0.33×10^22cm sec^-2,它比推算出的·/ΩNT=1.6×10^22cm sec^-2要小。由于造成地球自转变化的非潮汐因素是一个经典而又复杂的问题,所以由太阳风引起的地球磁层的力矩作为非潮汐变化的机制是模棱两可的,但它表明:太阳风力矩可通过太阳风舆到地球并渗透到地核响应地核运动,因此它可以作为本计算的几千年时间尺度的地磁场向西漂移的最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