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篇 |
地球物理 | 55篇 |
地质学 | 38篇 |
海洋学 | 2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6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104.
介绍了甘肃省东部及其相邻的西海固地区1984~1996年间6口深井的水位观测结果及其调和分析结果。分析了M2波潮汐参数的动态特征、气压对水位的影响和地核振荡对周日波潮汐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是根据地球基本磁場起源的“发电机”理论而提出的地磁場倒转的电磁模型,认为地磁場的倒转是地核内部“环型”場反向的结果,若地球转速的“突然”扰动够大,则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电磁作用可以引起地球内部“环型”場的反向,从而实现地磁場的倒转,计算表明,这一扰动的性质是地球蒋动周期的减小,其数量级为10~2毫秒。文章的末尾计论了反向地磁場的维持问题,得出倒转磁場维持的时间间隔约为10~3年—10~6年。 相似文献
107.
本报讯5月10日至11日,省矿业权实地核查验收组对省地质测绘院承担的七台河市桃山区、茄子河区(15标段)的实地核查内外业成果进行了验收,并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8.
109.
本文叙述利用高频返回散射技术探测我国1976年的一次低空大当量核爆炸电离层效应的结果。返回散射探测设备设于离爆炸点2205km的新乡。本文得到了核爆炸产生的附加电离区和电离层扰动的参数。这些结果与爆炸区附近其他手段观测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10.
地球系统演化原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略回顾了地球系统的研究历史,指出人类数千年来关于地球系统的研究可分为古代、大分化和大融合 3个阶段,提出"地球系统学"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是地学研究的主流。第二部分探索地球系统演化的原因,指出:"热"是影响地球系统的途径,但地表面受热的准周期性变化不应是整个地球系统演化的主要原因;对于各种引力的准周期性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归纳出这样一条可能的途径:天体引力→地核环流变化→通过地幔热柱影响软流圈波动变化→通过地热影响气候变化;宇宙磁场通过"变压器效应"调制地核中的Lorenz力,使地核环流变化,进而影响地球系统演化。第三部分提出"外核环流是主导地表系统演化的总枢纽"假说。最后指出:一定要从宇地相互作用中寻求地球系统演化的原因;宇地之间相互联系的热、力和电磁三种物理过程中,"磁"是最值得予以关注的;核幔边界层很可能是推动地核环流和地幔对流的能源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