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7篇
  免费   1486篇
  国内免费   3173篇
测绘学   426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988篇
地质学   10257篇
海洋学   796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571篇
自然地理   413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457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411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447篇
  1994年   417篇
  1993年   424篇
  1992年   418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346篇
  1989年   321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15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ODP164航次期间,在布莱克海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在海底200mbsf至450mbsf海底似反射层(BSR)之间。在横跨BSR的深度里,没有出现沉积间断。只是BSR层受到了Cape Fear盐底辟(一种刺穿构造)的干扰。在该地区,自生碳酸盐矿物(白云石、菱铁矿)少量的出现在沉积物中,仅占几个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62.
本文着重在充分掌握锆石形态特征、物理性质和光学特性基础上,通过体视放在和偏光镜对它进行鉴定,与此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微化分析等其它几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3.
南海中北部表层沉积物的矿物沉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广庆  王天行 《台湾海峡》1992,11(2):118-124
本文研究了南海中北部500多个样品的矿物学。认为,本区表层沉积物中矿物种类繁多,分布较为普遍,碎屑矿物(含火山物质)、粘土矿物、自生矿物常有出现。以前者为最显著(共60多种,其中重矿物50多种,轻矿物近10种),主要分布于陆架区及深海盆;粘土矿物次之,多分布于陆坡~深海盆;自生矿物较少,陆架~深海盆均有分布。文中根据矿物沉积特征和环境差异,把它划分为6个矿物区。  相似文献   
64.
长江口南槽水化学特性与悬沙粘土矿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允菊  张志忠 《海洋通报》1995,14(3):106-113
对长江口南槽水沙样品作了系统的理化分析。水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南槽水质类型属碱金属和重碳酸盐型,而盐度因素在影响南槽水质化学成分中起主导作用,水质化学成即受河水又受海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66.
张立仁 《海洋与湖沼》1989,20(4):375-380
粘土矿物成分组合及其X射线衍射谱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洱海这一断陷湖泊的不同地貌部位和沉积相带上,存在不同的粘土矿物。滨岸水下扇三角洲的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绿泥石;开阔的深水湖盆和弥苴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物中蒙脱石含量远比其它沉积部位要高。这一规律是洱海本身自然条件与粘土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共同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本文提出河流携带入海的沉积物或沿岸剥蚀物中矿物的分布及再组合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为了确定控制鲁南两城河至白马河沉积物样品中矿物分布及再组合的主要因素,作者对该区109个沉积物样品的重矿物资料进行了Q型和R型因子分析。研究指出,在诸多的河流中,白马河和两城河是控制该区沉积物分布的最上要的河流;矿物的化学稳定性是决定该区矿物再组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是体现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个侧面。在布莱克海岭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区域里(ODP994#、995#、997#)就利用这点来评价成岩作用。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揭示了三个独特的成岩分带:(1)在上部20mbsf (bsf:below seafloor,海底以下深度)处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没有显示成岩作用的存在。这个区域的方解石FOC和8180值(PDB)反映了海相碳酸盐的特点,是与海水平衡的条件下沉淀形成的;(2)在20mbsf和100mbsf深度,方解石的FOC值明显呈现负数(低至-7.0‰),自生白云石较普遍可见(2—40wt%),δ^13C值在3.6‰~13.7‰之间;(3)在,100mbsf以下,白云石从含量丰富减低至微量分布,而分散状的菱铁矿成为主要出现的矿物。菱铁矿的δ^1C和δ^18O值分别在5.0‰~10.9‰、2.9‰~7.6‰之间变化。把溶解无机碳(DIC)的δ^1C剖面分布特点和孔隙水的浓集梯度趋势与自生碳酸盐矿物的δ^13C和δ^18O值对比,我们发现,自生碳酸盐矿物在一个独特的深度区域里形成,呈带状分布。在20mbsf深度及以下,无机碳的δ^13C DIC出现最小负值(≤-38‰)、方解石白云石出现δ^13C负值,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伴随着孔隙水碱度的增加、硫酸盐的亏损和孔隙间Ca^ 2 、Mg^ 2 离子的减少一起发生的,这表明自生方解石和自生白云石的形成是在硫酸盐还原带的底部开始(21mbsf左右)而在100mbsf附近深处大量出现。菱铁矿的形成很显然是在120~450mbsf之间发生,这个区间在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物区域内和上部(赋存区域200—450mbsf)。菱铁矿的δ^13C和δ^18O值从它们出现的薄层一直到沉积物底部都几乎一致。然而,现在孔隙水中的δ^13C DIC仅仅与120~450mbsf间的菱铁矿的δ^13C值相似。此外,从菱铁矿中计算出来的与之平衡的δ^18O值与120~450mbsf区段处菱铁矿的δ^18O测量值很好地匹配起来。该区段以高碱度(40-120mm)、低Ca^ 2 、Mg^ 2 浓集度为特征,这符合菱铁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69.
立足样品测试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空间插值、地质统计以及景观生态学方法,深入分析了深圳大鹏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使用球状模型对相应半变异函数进行理论建模。结果表明,碎屑矿物分布的Hurst分维数为0.28~0.97,空间几何分维数为1.03~1.72;Moran Ⅰ型空间自相关系数-0.15~0.53。在此基础上,以等值线分布所包围范围作为划分尺度,以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作为度量,得到的矿物分布所反映出的信息量或者富集程度指数为0.88~1.85。  相似文献   
70.
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东沙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君  王义刚  张忍顺  林祥 《海洋工程》2007,25(1):105-113
东沙是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中的第二大沙洲,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对它进行稳定性研究为揭示整个辐射沙洲及其邻近岸滩的动态演变都非常有益。通过利用多年遥感卫片资料、1998年取得的现场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和东沙滩面表层沉积物资料等,对东沙的地形地貌特征、沉积特征和东沙两侧潮汐通道的水流泥沙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沙的沙脊偏于西侧,西侧滩面较窄、高程较高且岸线较为顺直,东侧滩面较宽、高程较低且岸线较为破碎;西洋和陈家坞槽均处于冲刷状态,净输沙的主要方向为输向槽外或输向条子泥;东沙近三十年来面积有所缩小且有外围向中央收缩的趋势,尤其以向东、向南方向的迁移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