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5篇
  免费   1694篇
  国内免费   1469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493篇
地质学   8723篇
海洋学   608篇
综合类   456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419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365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5年   5篇
  1943年   8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深层地热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天津塘沽区深层地沉观测标观测到的地面沉降数据,分析了深层地下热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比例.在分析地热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深层孔隙型地热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量的相关模型;提出了进行地热尾水回灌和建立深层沉降监测网以加强综合研究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2.
INTRODUCTIONFuzhou basin is a faulted basin developed during the mid-late Quaternary,filled with marine ,terrestrial and alternating marine-terrestrial facies sediments (Lin,1979 ;Lan,et al .,1986 ; Han,etal .,1992 ;Ding,et al .,1992 ; Wang,et al .,2000 ; Wang,et al .,2002) .Inthe basin,concealedfaults are distributed. With the support of a project entitled“Testing exploration of active fault inurban area”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Commission,two drill holes (SZK1 and S…  相似文献   
993.
The Formation Evaluation Tool (FET)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represents a new generation of formation evaluation systems developed and manufactur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COSL), CNOOC, using a FET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Crocker Research, Australia. The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in the Bohai Sea and South China Sea. For instance, a multilayered oil and water system has been confirmed with the aid of accurate formation pressure tests, even in very thin beds and edge water reservoirs,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y of determining this kind of oil-water and gas-water contacts. Moreover, the FET pumping and real-time fluid monitoring function allows acquiring a true sample of formation fluid unpolluted by drilling mud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fluid properties of the target stratum and analyzing the fluid component. The principles and purpose of the Formation Evaluation Tool (FET) will b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successful exampl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will b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994.
针对陕北地层特征的差异性,在分析、研究陕北靖边、甘泉、安塞、延长油区等地区100多口直井和定向丛式井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应该地层特征的低固相(固相含量≤8%)及无固相水基钻井液配方:在施工直井时,配制低固相水基钻井液;在施工定向丛式井时,配制无固相水基钻井液。在陕北石油钻井施工中,根据地层差异性配制的水基钻井液,解决了因地层原因引起的缩径、粘钻、坍塌和掉块等常见的钻进难题,避免了起下钻拉活塞现象和粘钻、卡钻、埋钻事故,提高了平均机械钻速和钻月效率。  相似文献   
995.
南京地区新近系含膏砂泥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南京市城市立体地质填图试点工作中,经钻探于仙林大学城发现一套新近系含膏砂泥地层,可与六合灵岩山雨花台组沉积地层对比.该地层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南京地区某些相类似断陷盆地基岩面之上的松散覆盖层的结构很有意义,对其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中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同时,对地下水参与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996.
大庆探区外围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对比及四大勘探层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庆外围盆地的区域对比与组合规律研究,对于揭示东北中、新生代盆地演化规律和拓展油气开发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组合、同位素等资料,对大庆探区外围盆地中、新生代地层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地层发育的宏观规律,提出了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四大勘探层系,为大庆探区外围盆地进一步的沉积、构造演化及石油地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戴朝强  张金亮 《地质通报》2006,25(9):1168-1174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等理论,通过对地震、录井、测井资料的分析,对鲁北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总结出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界面在录井和地震资料中的判识标志,把研究区基准面旋回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级别的旋回层序.整个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由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并划分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首次建立了研究区内该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有利于东营凹陷南坡该亚段沉积微相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98.
湖南省郴州市梨树山滑坡的成因机制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梨树山滑坡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城区环城南路与梨树山路交汇处。2001年因修建梨树山路对原山体进行了人工切坡,沿公路东侧形成了一长约200余m,最大高差达35m的边坡。同年雨季因暴雨触发山体滑坡,冲垮了山坡前部砌置的片石挡土墙,滑坡前缘推进到道路的中央部位。此后,每逢雨季均有不同程度的崩滑变形活动,且有继续发展和再次滑动的危险,严重影响着行车安全和道路正常使用。通过对该滑坡的变形机理、成因机制和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整治措施,掌握类似地层边坡的变形破坏规律,望能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边坡防治研究工作有所裨…  相似文献   
999.
本文详细介绍了第四纪地层划分原则,确定了第四纪下限与各世内分的时间,对河南段各个时期地势、各统的沉积规律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含水层主流相与边缘相.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根据钻探资料和近年的勘查研究成果,对周口市地热资源结构分布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周口地热从上至下分为3个热储层,即第三系上新统明化镇组热储层、中新统馆陶组热储层和古近系热储层.新近系热储层是本区主要开采层,埋深800~1400m,水温40~58℃,平均地温梯度3.2℃/100m.并通过单井抽水试验给出了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