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10篇 |
免费 | 1015篇 |
国内免费 | 66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8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2353篇 |
地质学 | 1966篇 |
海洋学 | 202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311篇 |
自然地理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109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109篇 |
2012年 | 165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121篇 |
2009年 | 162篇 |
2008年 | 143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49篇 |
2004年 | 148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71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150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154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196篇 |
1995年 | 181篇 |
1994年 | 159篇 |
1993年 | 167篇 |
1992年 | 188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119篇 |
1989年 | 105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0篇 |
1977年 | 8篇 |
1974年 | 10篇 |
1965年 | 8篇 |
195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可靠地估计地壳内层速度的实验已付诸实施:(1)利用扩大排列长度(例如Urachu,剖面长23km);(2)在80km长度范围内布设移动源和定点检波器排列(例如Dekorp2s);(3)在100km长度内利用扩展排列形式(例如Dekorp4)。由上述方法组合的实验方案将给出最好的和最可靠的速度—深度数据,但这些数据取决于地壳的构造类型及演变,以及由此确定地壳内边界形成的反射面是连续近垂直的还是准连续广角的。方法(1)在年轻的构造热活动(中新世火山活动)地区已开始应用。借助于地壳20km深处的极好的震相资料提供了最详细的速度结构。另一方面,随着地壳构造热年代的增加,被观测到的反射层长度通常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是在一个有限的地区方法(3)也提供了最可靠的速度—深度资料。 相似文献
73.
地壳形变测量是监测地壳变形,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地震形变和地震预报的重要手段。变形观测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正确把握变形状态和变形过程,了解变形机理,提高地震预报实用化水平都有重要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地震测量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4.
通过分析整个世界太古宇和元古宇地区的地震波速模型,发现太古宇地区的厚度为35km左右(碰撞带边缘除外),而元古宇地壳的厚度则显然要大得多,大致为45km,并且在其基底有一较厚的高速层(>7km/s).我们认为有两种模式可以解释这些差异。第一种模型把这种差异归因于上地幔成分的改变。太古宇地幔中的温度较高,因而导致了科马提熔岩的喷发,结果使得岩石圈过分贫化而不能产生大量的玄武质熔体。元古宇地是在富地幔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