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35篇 |
免费 | 4697篇 |
国内免费 | 513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1篇 |
大气科学 | 33篇 |
地球物理 | 5829篇 |
地质学 | 20224篇 |
海洋学 | 1088篇 |
天文学 | 24篇 |
综合类 | 1389篇 |
自然地理 | 3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2篇 |
2023年 | 590篇 |
2022年 | 837篇 |
2021年 | 790篇 |
2020年 | 710篇 |
2019年 | 710篇 |
2018年 | 562篇 |
2017年 | 634篇 |
2016年 | 678篇 |
2015年 | 778篇 |
2014年 | 1153篇 |
2013年 | 859篇 |
2012年 | 1137篇 |
2011年 | 1076篇 |
2010年 | 919篇 |
2009年 | 976篇 |
2008年 | 977篇 |
2007年 | 819篇 |
2006年 | 883篇 |
2005年 | 767篇 |
2004年 | 887篇 |
2003年 | 873篇 |
2002年 | 936篇 |
2001年 | 948篇 |
2000年 | 838篇 |
1999年 | 854篇 |
1998年 | 849篇 |
1997年 | 852篇 |
1996年 | 882篇 |
1995年 | 859篇 |
1994年 | 796篇 |
1993年 | 707篇 |
1992年 | 761篇 |
1991年 | 627篇 |
1990年 | 574篇 |
1989年 | 463篇 |
1988年 | 108篇 |
1987年 | 97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52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45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29篇 |
1979年 | 30篇 |
1977年 | 13篇 |
1974年 | 12篇 |
1965年 | 9篇 |
195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阿拉善北部雅干地区古生代火山岩发育,研究其形成时代和地质特征,对探讨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北山弧盆系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雅干地区原划奥陶系火山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获得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98.4±1.5Ma,时代为早二叠世初期,结合岩石组合特征和区域对比,将其重新厘定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白山组。该套火山岩富SiO2、高K2O、低TiO2,属于钙碱性系列; 相对富集Rb、P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Ta、Nb、P、Ti等高场强元素; 呈现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的右倾特征,具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显示出陆缘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上述证据表明,雅干地区白山组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向明水-旱山地块北缘俯冲的陆缘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2.
地质图切剖面中褶皱构造的计算机辅助编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计算机对褶皱的处理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地质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实用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兰姆赛分类方案为基础,通过褶皱形态的几何特征分析,提出一种针对简单背,向斜构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算法,并编写出相应的褶皱剖面形态的模拟程序,利用各种不同形态的褶皱实例进行试验。证明该种算法正确可靠,将其嵌入作先前开发的地质图切剖面编绘程序中,可大大提高地质图切剖面编绘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53.
摘要:“梅山群”是豫皖交界地段变质程度与佛子岭群、石炭系不同的变质岩系。它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云英片岩、角闪片岩、黑云片岩、大理岩和辉石岩等组成,在区域上可以和商城群歪庙组对比,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对“梅山群”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可能为弧后盆地。笔者认为早古生代,南北大陆板块构造的碰撞以华北板块仰冲、扬子板块俯冲为特征,大别造山带古缝合带的位置应在“梅山群”分布区域的南侧。 相似文献
54.
55.
56.
本文应用分数维理论,计算了阿尔金活动断裂带的分数维值,从分数维值的大小反映断裂构造复杂程度的观点出发,分析了阿尔金活动断裂带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57.
本文提出了二维不同类型叠加变形的有限应变分解方法。只要测定有限应变及能代表各期主应变面的面理或剪切指向,就可以计算出各期构造应变。 相似文献
58.
中国东部中一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作用演化和发展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本文论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由科迪勒拉型转变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过程中的构造-岩浆作用及其演化。在印支旋回(250~185Ma),初始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俯冲,并伴随大范围改造型花岗岩类的发育。在燕山早期(185~140Ma),继续俯冲,改造型花岗岩进一步发育,并开始有同熔型花岗岩类的形成。在约140Ma两类花岗岩的形成达到高潮。在140~100Ma广泛发育安山-流纹岩系。燕山晚期(100~70Ma)由于弧后扩张,配合红色盆地的广泛形成,发育碱性火山岩和碱性花岗岩带.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活动消失,代之以玄武岩活动;边缘海和岛弧逐渐形成,钙碱性火山岩系转入岛弧地带。 相似文献
59.
60.
青藏高原东北缘寺口子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固原寺口子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这些地层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沉积演化特征和构造演变历史。根据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结构和构造、沉积层序,识别出20种岩相、5种沉积相类型。结合前人对寺口子剖面的古地磁测年,分析研究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以及对构造的响应表明:20.1 Ma盆地以缓慢的坳陷沉降开始演化,直至1.2 Ma遭受破坏。在此期间青藏高原东北部经历了6.4 Ma、4.6 Ma和1.2 Ma这3次明显的构造挤压隆升运动,其中约6.4 Ma的构造运动是青藏高原向东北部扩展首次影响到海原—六盘山断裂以东地区。从盆地的形成和沉积演化过程来看,马东山山前断裂的逆冲推覆,导致了寺口子盆地的强烈变形和构造降升,并且最终成为青藏高原的最新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