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835篇 |
免费 | 7063篇 |
国内免费 | 70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473篇 |
大气科学 | 9145篇 |
地球物理 | 7796篇 |
地质学 | 18337篇 |
海洋学 | 5052篇 |
天文学 | 678篇 |
综合类 | 5034篇 |
自然地理 | 43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5篇 |
2023年 | 1439篇 |
2022年 | 1908篇 |
2021年 | 2080篇 |
2020年 | 1606篇 |
2019年 | 2019篇 |
2018年 | 1315篇 |
2017年 | 1447篇 |
2016年 | 1453篇 |
2015年 | 1742篇 |
2014年 | 3085篇 |
2013年 | 2266篇 |
2012年 | 3065篇 |
2011年 | 2966篇 |
2010年 | 2810篇 |
2009年 | 2834篇 |
2008年 | 2861篇 |
2007年 | 2505篇 |
2006年 | 2343篇 |
2005年 | 2261篇 |
2004年 | 1842篇 |
2003年 | 1707篇 |
2002年 | 1534篇 |
2001年 | 1461篇 |
2000年 | 1414篇 |
1999年 | 1132篇 |
1998年 | 1162篇 |
1997年 | 1033篇 |
1996年 | 977篇 |
1995年 | 878篇 |
1994年 | 845篇 |
1993年 | 708篇 |
1992年 | 708篇 |
1991年 | 592篇 |
1990年 | 473篇 |
1989年 | 422篇 |
1988年 | 89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48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37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18篇 |
1965年 | 14篇 |
1964年 | 15篇 |
1957年 | 13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105.
天气雷达作为龙卷风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具有超高时空分辨率的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较好地捕获并提前预警龙卷风。以2022年6月19日07时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的一次龙卷风为例,详细剖析龙卷生消及雷达监测预警过程。借助雷达智能预警软件,利用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的双偏振量和超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实时反演三维风场和分析龙卷碎片(TVS)特征,能够显著提高龙卷风监测预警水平。实例表明,本次成功地提前18分钟预警龙卷,进一步说明了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在强对流天气探测方面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采用审查回归模型,分别选取了中国东、中、西部的三个典型城市无锡、武汉和西安,计算了三城市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支付意愿值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无锡、武汉和西安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分别为21.68,17.15和10.07元/年;(2)年龄越长者,由于其天气知识更丰富、日常消费较节俭,对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越低;(3)文化程度越高者,更能理解和支持气象服务事业,对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越高;(4)月收入变量对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就不同城市的受访者而言,影响的方向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9.
柔性立管连接海上平台和水下生产系统,缓波型构型可以减轻其受到的顶部张力和疲劳损伤,触地点处系链对于固定水下立管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加装系链的缓波型立管系统设计更为复杂。通过缓波型基本理论计算出合理的立管初始状态,之后使用立管分析软件OrcaFlex,在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船体结构、立管材料和线型以及重力块、浮力块、系链等配置参数的情况下,建立缓波型立管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静动态分析验证其满足设定的关于立管构型、张力、弯曲半径,系链张力和FPSO偏移量5个约束条件。结合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制定出针对文中立管系统的优化算法并通过MATLAB编程将浮力块数量优化至最少,之后基于L-M算法构建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迭代训练提升精度,得到最终参数优化结果。通过对比优化前后静动态分析结果可知:优化后浮力块数量大幅减少,立管最大有效张力大幅减小,而悬挂段最低点深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整体构型更趋向于合理的缓波型构型。 相似文献
110.
海洋新型纤维增强热塑性立管因其可盘卷、耐腐蚀、耐疲劳和轻质化等优点,在深水油气开发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热塑性立管具有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受力耦合效应及复杂的本构关系,且承受浮体运动和复杂海洋环境载荷,其失效模式尚未明确。针对轴对称载荷作用下纤维增强热塑性立管极限承载力问题,进行热塑性管稳态热传导和热应力的理论推导,求解了稳态温度和应力分布,首次给出了在任意温度载荷作用下管体径向位移的解析解,并直接求解其径向、轴向、环向和剪切应力。采用各向同性层Von Mises和各向异性层最大应力(Max Stress)准则或Tsai-Hill准则判定热塑性管的失效,基于应力分布、失效准则和二分法计算了热塑性管的极限载荷。温度载荷、纤维铺设角度和径厚比对管道的应力分布影响显著。不同温度载荷会改变失效指数沿径向的变化趋势,增大轴向拉力将增大热塑性管的失效指数,选用不同的失效准则在管体失效判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热塑性管温度越低、纤维铺设角越小及径厚比越大,管道对轴向拉伸载荷的承载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