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52篇 |
免费 | 1658篇 |
国内免费 | 7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89篇 |
大气科学 | 1104篇 |
地球物理 | 1004篇 |
地质学 | 2821篇 |
海洋学 | 890篇 |
天文学 | 36篇 |
综合类 | 1119篇 |
自然地理 | 5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229篇 |
2023年 | 387篇 |
2022年 | 454篇 |
2021年 | 530篇 |
2020年 | 430篇 |
2019年 | 468篇 |
2018年 | 334篇 |
2017年 | 406篇 |
2016年 | 400篇 |
2015年 | 419篇 |
2014年 | 624篇 |
2013年 | 467篇 |
2012年 | 610篇 |
2011年 | 541篇 |
2010年 | 498篇 |
2009年 | 519篇 |
2008年 | 515篇 |
2007年 | 489篇 |
2006年 | 437篇 |
2005年 | 401篇 |
2004年 | 345篇 |
2003年 | 280篇 |
2002年 | 246篇 |
2001年 | 223篇 |
2000年 | 187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139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83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43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保定市地下水监测站网布局不完善,监测和传输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下水监测工程是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及优化配置职能、监督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与污染及保护地质环境职能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982.
983.
984.
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岩溶区酸性煤矿井水锰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煤矿井水严重威胁地下水的水质。如何更有效对受影响区域的地下水源进行动态监测是当前的一个关键问题。采用随机森林中的回归模型,利用自变量(采空区水位、岩溶水位、pH值、泉水流量、电导率)和因变量(污染离子浓度)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使用测试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证明模型准度较高,所得预测值具有参考价值;得出各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重要程度,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试验表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在酸性煤矿井水污染预测方面具有适用性,可作为辅助手段监测水质污染情况,对今后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85.
986.
玻璃钢作地面沉降监测标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玻璃钢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性,可作为达到特定工程目的的成型材料。本文通过论证,认为在地面沉降监测工程中为了更准确灵敏地反映地下岩土的变形,选用轻质高强度的玻璃钢作引测标体是可行的。此外,由于玻璃钢成本低,因此,还可使中小城市开展地面沉降监测时减少基础性投入。 相似文献
987.
988.
地面塌陷变形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地质灾害已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使用布里渊光频域分
析(BOFDA)技术对地面塌陷变形进行分布式监测模型实验研究。利用自制的地面塌陷物理模型,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
土体在塌陷过程中的变形进行分布式光纤监测,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OF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
术可有效捕捉到地面塌陷变形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地面的塌陷变形规律。研究结果为该技术在地面塌
陷变形监测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9.
基于GIS的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研究——以贵州省(原)安顺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GIS的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的组成、各参数因子的算式算法 ,以及该模型在贵州省 (原 )安顺市的应用结果。模型是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SLE)为核心 ,在GIS中建立模型各因子空间数据 ,并通过PAMAP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原 )安顺市年平均土壤流失总量为 86777吨 ,平均侵蚀模数为 4 0 9.4t/km2 ·a;轻度以上侵蚀面积 72 .7km2 ,强度以上侵蚀面积 53 .2km2 (含剧烈侵蚀面积 3 0 .9km2 )。其平均侵蚀模数与以往实测调查结果相比有 97.5%的一致性 ,表明该方法在贵州省岩溶地区的水土流失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0.
川青地块在地貌上为川西高原,亦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最重要的构造单元。新的GPS监测资料表明,在欧亚框架内,川青地块及其邻近的龙门山带和华南地块西缘的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具有自西向东由25.66mm/a递变下降到6.99mm/a的总趋势。速度矢量表现出顺时针涡旋转动。川青地块内具有局部应变积累的非均一的区域剪切。横切鲜水河断裂带中段新的GPS测量结果揭示,两侧地块间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约8mm/a;由于局部应变积累,断裂系南西侧的主断裂的移动速率为9.3mm/a,其间为拉分盆地和小的横向伸展断裂。鲜水河断裂系的左旋断裂滑动作用,调节了川青地块与川滇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