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2篇
  免费   1658篇
  国内免费   710篇
测绘学   3889篇
大气科学   1104篇
地球物理   1004篇
地质学   2821篇
海洋学   890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119篇
自然地理   557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334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624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张林 《地下水》2014,(2):49-50
保定市地下水监测站网布局不完善,监测和传输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下水监测工程是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及优化配置职能、监督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与污染及保护地质环境职能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982.
结合实际生产项目,探讨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粮食补贴中的应用。通过快速遥感监测花官镇当季冬小麦种植面积,并与实测面积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地表覆盖数据和正射影像的应用大大缩减了影像分析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结果精度,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3.
并行网络电法在煤层覆岩破坏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行网络电法勘探现场观测数据表明,随着开采煤层上覆岩体破坏程度的加剧,其电阻率值呈上升趋势:当煤层上覆岩层视电阻率值相对于背景电阻率值增大1~2倍时为裂隙发育带;当增大3倍以上时为离层冒落带。对于全空间电阻率观测,其视电阻率值的变化主要是以突出异常为主。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并行网络电法进行煤层顶板视电阻率动态监测,可以直观反映“三带”的发育形态以及开采产生矿山压力的显现规律,为矿井安全提供有效的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984.
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岩溶区酸性煤矿井水锰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冲 《中国煤炭地质》2021,(3):43-47,59
酸性煤矿井水严重威胁地下水的水质。如何更有效对受影响区域的地下水源进行动态监测是当前的一个关键问题。采用随机森林中的回归模型,利用自变量(采空区水位、岩溶水位、pH值、泉水流量、电导率)和因变量(污染离子浓度)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使用测试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证明模型准度较高,所得预测值具有参考价值;得出各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重要程度,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试验表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在酸性煤矿井水污染预测方面具有适用性,可作为辅助手段监测水质污染情况,对今后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85.
海岸带作为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是海陆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海岸带地形测量是海洋测绘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海岸带地形高效率、高精度、一体化测量,本文提出了海岸带船载海陆一体化三维地形测量技术.论文详细介绍了该测量技术的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并重点阐述了其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技术对渤海湾津冀沿海两处典型...  相似文献   
986.
玻璃钢作地面沉降监测标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玻璃钢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性,可作为达到特定工程目的的成型材料。本文通过论证,认为在地面沉降监测工程中为了更准确灵敏地反映地下岩土的变形,选用轻质高强度的玻璃钢作引测标体是可行的。此外,由于玻璃钢成本低,因此,还可使中小城市开展地面沉降监测时减少基础性投入。  相似文献   
987.
988.
地面塌陷变形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地质灾害已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使用布里渊光频域分 析(BOFDA)技术对地面塌陷变形进行分布式监测模型实验研究。利用自制的地面塌陷物理模型,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 土体在塌陷过程中的变形进行分布式光纤监测,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OF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 术可有效捕捉到地面塌陷变形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地面的塌陷变形规律。研究结果为该技术在地面塌 陷变形监测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9.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GIS的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的组成、各参数因子的算式算法 ,以及该模型在贵州省 (原 )安顺市的应用结果。模型是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SLE)为核心 ,在GIS中建立模型各因子空间数据 ,并通过PAMAP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原 )安顺市年平均土壤流失总量为 86777吨 ,平均侵蚀模数为 4 0 9.4t/km2 ·a;轻度以上侵蚀面积 72 .7km2 ,强度以上侵蚀面积 53 .2km2 (含剧烈侵蚀面积 3 0 .9km2 )。其平均侵蚀模数与以往实测调查结果相比有 97.5%的一致性 ,表明该方法在贵州省岩溶地区的水土流失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0.
川青地块在地貌上为川西高原,亦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最重要的构造单元。新的GPS监测资料表明,在欧亚框架内,川青地块及其邻近的龙门山带和华南地块西缘的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具有自西向东由25.66mm/a递变下降到6.99mm/a的总趋势。速度矢量表现出顺时针涡旋转动。川青地块内具有局部应变积累的非均一的区域剪切。横切鲜水河断裂带中段新的GPS测量结果揭示,两侧地块间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约8mm/a;由于局部应变积累,断裂系南西侧的主断裂的移动速率为9.3mm/a,其间为拉分盆地和小的横向伸展断裂。鲜水河断裂系的左旋断裂滑动作用,调节了川青地块与川滇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