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5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548篇
测绘学   624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740篇
地质学   2121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五大连池火山区流体化学研究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火山群的重要区段开展了野外踏勘、气体普查,特别是用放射性气体测量方法对火烧山、老黑山、笔架山、药泉山等火山区进行了Tn、Rn测量。通过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和研究了Tn、Rn等气体和火山、火山活动、断裂构造、断裂活动性及其他地质条件的关系,初步查明了五大连池火山区的气体组成特征、分布和形成规律,对地下主要气体的成因、气体和火山构造活动及其它地质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对五大连池火山区气体观测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72.
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模糊熵值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概率化预处理方法,把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多种观测项目的观测值转化为概率值时间序列,然后计算其模糊从属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区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的模糊熵值,分析了模糊熵值变化与1983年山东菏泽Ms 5.9地震和1985年河北任县Ms5.0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两次中强地震前分别有明显的减熵异常过程,并且一次比一次明显,中强地震都发生在低熵值处,震后恢复到高熵值的变化过程。这可能反映了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减熵有序变化。通过研究认为,该区模糊熵值减到0.907为发震前兆异常警戒线,并且离中强地震发生的时间越近,减熵过程越大;震级越大,减熵过程越明显,减熵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73.
丽江7.0级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郭绍忠  李丽清 《地震研究》1997,20(1):117-124
通过对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Ms7.0地震前震中周围水位、水氡、水汞、泉点宏观等地下流体共71个台项观测资料的异常及综合特征分析,初步认为震前异常数量较多,异常时间分布具有整体性、同步性、集中性的特点,但异常主要集中在短期阶段,临震异常不突出;突间分布具有集中性和非均匀性,孕震区至远场影响区的异常比例最高,震源区内为相对“盲区”,且突出而肯定的宏观异常极少;异常的时空演变特征复杂,总体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74.
75.
76.
瑞雷波勘探在地下洞穴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瑞雷波勘探方法进行地下洞穴探测,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对场地所测得的面波频散曲线进行分类、归纳,并利用动力触探曲线对各种特征曲线所反映的地下洞穴情况进行标定,从而确定整个测区洞穴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7.
桂北地下热下溶滤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桂北原生金矿由一系列贫-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组成。经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多方面研究,认为桂北金矿是产于矿屑岩中的地下热水溶滤型金矿。其矿源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围岩,水源为大气降水,硫源主要来自深部,通过深大断裂被带到成在放热液中,并混染了大量海成硫酸盐或沉积硫化物,热源由地壳增温和断裂磨擦提供。  相似文献   
78.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这一新型国土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相似文献   
79.
中国地下热水分布之特点及属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墨香  邓孝 《第四纪研究》1996,16(2):131-138
本文依据我国近年来地下热水资源调研和勘探的新进展及其与有关的研究结果,简述我国地下热水形成和赋存的地热地质背景,分析和归纳构造隆起区中的温泉和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的地下热水分布之基本特点,讨论主要水热带的地热学属性和沉积盆地热水的形成机制,为我国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今后地球科学有关问题的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中国地下热水的基本类型和成因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循环型地下热水的δD和δ18O具有类似于现代大气降水的线性关系和环境效应,其δD低于当地大气降水,据80年代末检测其氛比值一般小于1,14C年龄逾20000aB.P.(华北),这说明循环型地下热水起源于区域古大气降水,且补给期为冷湿的雨期。封存型地下热水中贫氘富钙的Cl-Ca型烃矿床卤水,其δD和δ18O接近初生水值域,40Ar/36Ar值接近海岭型值域,反映水的一级起源──上地幔的脱水排气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