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81篇 |
免费 | 1048篇 |
国内免费 | 99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0篇 |
大气科学 | 33篇 |
地球物理 | 570篇 |
地质学 | 7386篇 |
海洋学 | 110篇 |
综合类 | 528篇 |
自然地理 | 4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74篇 |
2022年 | 345篇 |
2021年 | 297篇 |
2020年 | 170篇 |
2019年 | 199篇 |
2018年 | 159篇 |
2017年 | 146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234篇 |
2014年 | 379篇 |
2013年 | 247篇 |
2012年 | 391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379篇 |
2009年 | 379篇 |
2008年 | 324篇 |
2007年 | 382篇 |
2006年 | 355篇 |
2005年 | 324篇 |
2004年 | 285篇 |
2003年 | 311篇 |
2002年 | 304篇 |
2001年 | 312篇 |
2000年 | 223篇 |
1999年 | 231篇 |
1998年 | 228篇 |
1997年 | 242篇 |
1996年 | 242篇 |
1995年 | 248篇 |
1994年 | 183篇 |
1993年 | 204篇 |
1992年 | 221篇 |
1991年 | 239篇 |
1990年 | 165篇 |
1989年 | 136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48年 | 2篇 |
1946年 | 2篇 |
1944年 | 1篇 |
194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41.
地下水有机污染的水文地球化学标志物探讨——以河南油田为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经过野外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及室内研究得知南阳油田地下水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且污染范围可能进一步向油田南部扩散。根据近似地下水流线方向上地下水中总油质量浓度和Fe,Mn等无机组分的变化势态,结合含水介质化学分析结果,发现硫酸盐、Fe和Mn可作为地下水有机污染和地球化学标志物。在含水介质中Fe和Mn质量浓度较高的地方,地下水有机污染物降解速度快,含水介质中Fe和Mn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还原作用导致了含水层介质中Fe和Mn的缺乏和地下水中溶解Fe和Mn的积聚;在含水介质中Fe和Mn质量浓度低的地方,地下水中的有机物质量浓度并没有降低,相应地地下水中溶解Fe和Mn的质量浓度也很低。同时,由于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使地下水中硫酸盐被还原,导致城下水中硫酸盐质量浓度偏低,且地下水中Fe对有机物污染的敏感性比Mn强。 相似文献
142.
近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编制了全省《受旱区地下水开采条件分区图》和“受旱区应急集中供水地下水源地分布图》,详细制定了农村人畜饮水应急方案、农业灌溉应急方案、城镇应急供水水源地开采方案,为全省抗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3.
为解决确定性模型可能为地下水源地划分带来的保护不足或过保护问题,探索采用基于正交拉丁超立方抽样法的地下水模型研究,并结合粒子反向追踪技术,进行地下水流随机模拟和对应保护区的概率统计分析,最终得到具有分布概率的保护区范围。为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与可靠性,选取北京市平谷区王都庄应急水源地进行实例应用研究。在考虑渗透系数和降雨补给量随机抽样组合基础上进行地下水流动随机模拟,并完成对应保护区划分和加权统计。与确定性模拟划分结果相对比:一级保护区中,确定性模拟划分结果仅相当于随机模拟结果中统计概率70%以上的范围;对于二级保护区,确定法对应保护面积相当于随机模拟结果中50%概率以上的范围。实例研究表明,基于正交拉丁超立方抽样的随机模拟法可完成多个不确定性输入变量条件下的随机模拟,且在小样本数的基础上获得理想结果,适用于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 相似文献
144.
145.
省政府划定地下水超采区后,岐山县积极推进超采区治理工作,落实行政措施、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价调整、加强节约用水、拓展补给途径、关闭取水井、加快监测站网建设,超采区治理初见成效.为持续推进超采区治理,分析了当前治理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综合采取现有治理措施的前提下,加大地表水用量、强化部门联动、开展地表水回灌研究、加... 相似文献
146.
147.
对合肥地区浅层地下水取样分析,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分类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浅层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可以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 (Ⅰ类水、Ⅱ类水和Ⅲ类水) 占59. 3%, 经过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 (Ⅳ类水) 占30. 5%, 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 (Ⅴ类水) 占10. 2%.在地下水评价指标中, 挥发性有机指标较好, 毒性重金属指标和半挥发性有机指标次之, 无机毒理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较差.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化学组分主要为铁、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硫酸盐和钠+钾等无机组分, 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化学组分主要为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六价铬、砷、铝、碘、氯化物等无机组分和苯并 (a) 芘等有机组分.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原因主要为城市和乡镇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放, 农村农药、化肥使用及生活垃圾污染. 相似文献
148.
149.
浅层地下水补给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查明滹沱河流域平原区1976-2005年以开采量、灌区引水量和河道过水量为代表的人类活动逐渐增强,分析了浅层地下水补给在大气降水减少和人类活动逐渐增强背景下大幅减少的响应特征:综合补给量所占比率由1976-1980年的21.6%下降到2000-2005年的11.3%.随后,从开采量、河道过水最和灌区引水量三个方面分析了浅层地下水补给响应人类活动的变化特征:地下水补给量与开采量呈y=65.412x-0.2576模式随降水量增减而负相关变化;河道渗漏补给量和渠水入渗量在地下水位不同埋深条件下表现出随来水量、引水量增加而增大的态势,但在不同埋深条件下,河道渗漏补给量与来水量之间、渠水入渗量和引水量之间关系不同. 相似文献
150.
近20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及人口压力的加剧,城市建筑越来越高,基坑开挖越来越深,大量的桩基施工不可避免地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产生影响,而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又反过来影响制约人类的活动,甚至引发地质灾害。该文以济南某小区为例,通过水文地质调查、野外钻探、综合分析等手段,研究分析近年来该小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小区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小区周围由原来的径流排泄区慢慢转变为一小型的"蓄水区",由此造成小区周边地下水位大幅上升,并对构筑物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对该小区结构的后期处理、周边地块开发及类似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