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8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1.
沙地人工植物群落生物量动态及其更新途径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蒋德明  卜军 《中国沙漠》1997,17(2):189-193
小叶锦鸡儿群落是科尔沁沙地固定、半固定沙丘具有代表性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之一,其群落种类组成,群落特征均趋于不断稳定和完善。根据小叶锦鸡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探讨了不同龄级小叶锦鸡儿人工群落生物量的季节性动态,提出了生物量动态曲线模型。确定萌芽更新是该群落的主要更新途径,采取平茬措施可促进萌蘖,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平茬更新的适宜年龄级为6~8a。  相似文献   
812.
莱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10和2011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进行的8航次调查数据,研究了莱州湾游泳动物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显示,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85种,2011年生物量略高于2010年;生物量季节间差别较大,各季节生物量排序为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不同年间相同季节生物量差异多不显著(秋季除外);除2010年春季外,其余季节均为鱼类生物量最高,甲壳类次之,头足类最低;从全年调查平均值来看,莱州湾西侧游泳动物生物量(60.2 kg/h)明显高于东侧(33.4 kg/h)。根据8航次31个主要种类生物量聚类分析,莱州湾20调查站位可划分为4组:组I由位于调查海域东南的3个站位组成,组II由位于调查海域东部及中部的8个站位组成,组III由调查海域西北部(黄河口南侧)的3个站位组成,组IV由西部6个站位组成。组I浮游植物丰度、浮游动物生物量、游泳动物生物量和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数在各组中均最低,而底栖动物生物量最高;组III和组IV的浮游植物丰度、浮游动物生物量以及游泳动物生物量高于组I和组II。ANOSIM分析表明,各聚类组间群落结构虽有不同,但差异并不显著。DCCA分析表明,温度、盐度、底栖动物生物量以及浮游植物丰度是影响游泳动物群落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目前莱州湾游泳动物群落总生物量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春季生物量下降尤为严重;生物量的季节分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春季生物量极低,夏季生物量相对较高;底层鱼类比例下降的趋势有所逆转,头足类比例明显增加。莱州湾游泳动物群落格局异质性较低,可能与莱州湾生境异质性低以及人类剧烈干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13.
深海沉积物中微量DNA的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裂解和酶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海沉积物中微量DNA的提取,并采用DNA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沉积物中的腐殖酸等抑制剂,每克湿重沉积物样品可得到DNA约16μg,回收率可达95%,所得到的DNA分子片段均在23kb左右,纯化后的DNA可直接应用于各种分子生物学操作。利用细菌16SrDNA通用引物对所提取的深海沉积物DNA进行了PCR—RRJ及系统发育分析,各主要细菌类群均能检出,证实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深海等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调查、系统发育分析以及特殊功能基因的筛选,同时还可应用于环境样品中生物量的半定量估计。  相似文献   
814.
福建省三都湾赤潮监控区福宁湾浮游植物的生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国斌  戴红  李伏庆 《台湾海峡》2004,23(4):469-480
本文于2002~2003年对福宁湾海域浮游植物进行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5个门54属共156种,其中硅藻门为主要门类.季度平均生物量为8.92×103μg/dm3,其年高峰出现于夏季为2.55×104μg/dm3.主要优势种于夏秋和春冬之间演替明显.没赤潮时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尖刺菱形藻(Nitzschiapungen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赤潮时主要优势种为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dentatum)、夜光藻(Noctilucascientillans)、米金裸甲藻(Gymnodini ummikimotoi).在常规监测中,活性磷酸盐、硝酸氮、总氮为福宁湾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营养盐限制因子.赤潮时,活性磷酸盐是福宁湾及其邻近海域赤潮生物的生物量主要营养盐限制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15.
胶州湾西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胶州湾西北部养殖区内外隔月取样,共获得7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用PRIMER软件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区内站位的丰度值、生物量及群落结构与外面站位差别较大,经相关检验站位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养殖区内因为养殖活动已经引起大型底栖生物的剧烈扰动;还发现胶州湾养西北部海域群落种类组成季节变化明显,与历史资料相比,棘皮动物数量明显减少,软体动物特别是菲律宾蛤仔是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主要贡献种。根据LUSTER聚类和MDS标序的结果,把底栖生物群落划分为四大生物组。比较发现,胶州湾西北部及附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已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底栖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分析认为,造成变动的原因可能是渔业活动的加剧和湾内水体污染的压力。  相似文献   
816.
海洋异养细菌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海洋异养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方面的重要性被人们广泛认可并展开深入研究。国际领域的一些有关海洋与全球变化的重大研究项目如: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及  相似文献   
817.
厦门港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海洋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中的次级生产者的代表,在海洋食物网中居重要位置.它是一些经济鱼、虾类的饵料,有些种类可成为渔业的直接对象.开展浮游动物生态的调查研究不仅可为水产资源开发利用服务,而且可为探讨海洋环境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提供旁证.  相似文献   
818.
报导黄岛电厂冷却水排污口在热污染状况下底栖海藻的群落结构、种群内个体的生长和生殖、优势种群、生物量以及它们的季节分布,并与在自然水温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海藻作对比。还讨论了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19.
820.
本文分析研究中日黑潮合作调查(1986~1992年连续7年)在东海北部黑潮及其邻近海域采集的浮游生物样品,并就饵科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作概要总结.结果表明,调查区浮游动物生物量较低,年平均仅71.22mg/m3.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盐度是影响调查区浮游动物生物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动的重要因素.东海黑潮锋和对马暖流锋在200m等深线附近海域,从北到南把调查区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西部海域,生物量大于50mg/m3;在东部海域,生物量小于50mg/m3.不同生态类群浮游动物及其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基本上反映了调查区各个季节水文状况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