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73篇 |
免费 | 672篇 |
国内免费 | 11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5篇 |
大气科学 | 497篇 |
地球物理 | 320篇 |
地质学 | 3702篇 |
海洋学 | 116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408篇 |
自然地理 | 18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220篇 |
2022年 | 301篇 |
2021年 | 326篇 |
2020年 | 254篇 |
2019年 | 218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86篇 |
2014年 | 400篇 |
2013年 | 244篇 |
2012年 | 297篇 |
2011年 | 315篇 |
2010年 | 294篇 |
2009年 | 308篇 |
2008年 | 329篇 |
2007年 | 279篇 |
2006年 | 344篇 |
2005年 | 259篇 |
2004年 | 203篇 |
2003年 | 200篇 |
2002年 | 243篇 |
2001年 | 190篇 |
2000年 | 121篇 |
1999年 | 119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88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82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1948年 | 5篇 |
1946年 | 2篇 |
1945年 | 1篇 |
194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祁连山冷龙岭南麓坡地进行不同海拔的土壤植被的整体双向移地实验,以探讨气候变化对土壤碳、氮含量及其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植被移植后土壤因原生状态不同而存在差异,移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部分移植后在海拔3 600~3 800 m处略有下降;土壤全氮变化比较复杂.从不同高度移植到各海拔后,除从海拔3 400 m移到各海拔的土壤碳氮比先升高后降低外,其它3个高度移植后土壤碳氮比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受气候影响和原生植被类型差异,土壤碳、氮及碳氮比波动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62.
以广东省揭阳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表层土壤(0~20 cm)样1 330个和深层土壤(>150 cm)样331个,测定了土壤Pb含量。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半变异函数拟合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Pb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揭阳市不存在明显的土壤Pb污染,表层土壤Pb含量平均值39.26 mg/kg,低于揭阳市土壤Pb背景值(43.71 mg/kg),略高于广东省土壤Pb背景值(36.00 mg/kg);富集因子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Pb富集程度主要为无富集和轻微富集,分别占52.11%和42.63%,Pb富集不明显;研究区表层土壤Pb空间分布呈中等自相关性;表层土壤Pb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按土地利用、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的分类统计表明,林地及未利用地表层土壤Pb含量最高;页岩风化形成的土壤Pb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成土母质区土壤;黄壤Pb含量相对较高;有机碳和pH值均与土壤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3.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而植物硒是人体摄入硒的重要来源。探究土壤-作物系统中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土壤地球化学的角度评价硒的生物有效性、进而建立富硒农作物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描述了世界和中国土壤中硒含量的分布情况,并从成土母质和土壤理化性质方面分析土壤中硒含量的影响因素。由于土壤中的硒形态是评价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关键,本文对土壤生物有效性硒的提取方法进行评述,且从土壤硒的赋存形态、土壤生物有效性硒的主控因素出发,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对农作物吸收硒的影响。此外,本文归纳总结了基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农作物硒含量回归模型,旨在分析农作物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此预测农作物中的硒含量。 相似文献
64.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了准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季节蓄热型地源热泵蓄热过程中土壤温度、单位井深换热量、热作用半径随热泵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土壤结构、入口水温、入口质量流量、热泵运行模式等对土壤传热规律的影响,并研究了土壤热平衡问题。结果表明:同一半径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增长幅度随土壤热扩散率的增加而增大;土壤热作用半径随热泵运行时间及入口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间歇运行模式下,地埋管附近土壤温度及换热量均呈波动式变化,且当径向距离大于0.3 m时,与连续模式一致;在满足换热量的情况下,流体质量流量不宜过大;系统运行一个周期(360 d)后土壤温度基本可以恢复,且流体入口温度不宜低于40 ℃。 相似文献
65.
金昌市铜镍矿区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金昌矿区不同区域土壤5~20 cm层中重金属各化学形态及活性态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不同化学形态迁移率不同,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平均迁移率分别为0.13、0.51、0.30和0.54。重金属总量和活性态(包括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迁移率也表现出很大差异,尾矿区土壤Cr总量迁移率较高为0.65,而其活性态迁移率较低为0.26,Ni与Cr迁移特征完全相反,总量迁移率为0.26,而活性态迁移率为0.67;农田土壤中Pb总量迁移率低而活性态迁移率高,Ni与Zn特征相似,总量迁移率高而活性态迁移率相对较低;大棚地土壤中重金属迁移率均较低,Cu和Ni活性态几乎未发生向下迁移。可见,重金属的迁移与其化学形态分布关系密切,与重金属总量的迁移率相比,活性态迁移率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出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特征和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66.
67.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用森林和草场资源清查资料、农业统计、气候等地面观测资料, 以及卫星遥感数据, 并参考国外的研究结果, 对1981~200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灌草丛以及农作物等陆地植被的碳汇进行了估算, 并对土壤碳汇进行了讨论. 主要结论如下: (1) 中国森林面积(郁闭度为20%)由1980年初的116.5×106 ha, 增加到2000年初的142.8×106 ha; 森林总碳库由4.3 Pg C (1 Pg C = 1015 g C)增加到5.9 Pg C; 平均碳密度由36.9 Mg C/ha (1 Mg C = 106 g C)增加到41.0 Mg C/ha; 年均碳汇为0.075 Pg C/a. 中国草地面积约为331×106 ha, 总碳库1.15 Pg C, 总碳密度3.46 t C/ha, 年均碳汇0.007 Pg C/a. 中国灌草丛的面积为178×106 ha; 年均碳汇为0.014~0.024 Pg C/a. 中国农作物的生物量按0.0125~0.0143 Pg C/a的速率增加. (2) 在1981~2000年间, 中国陆地植被年均总碳汇为0.096~0.106 Pg C/a, 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14.6%~16.1%. 利用国外结果对中国土壤碳汇进行了概算, 为0.04~0.07 Pg C/a. 因此,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总碳汇(植被和土壤)将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20.8%~26.8%. (3) 文中的碳汇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对土壤碳汇的估算. 为此, 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69.
技术支撑与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支撑与地球系统科学毕思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仅在10年前科学家才普遍认识到,必须把地球作为一个由相互作用着的各个组元或子系统———主要是地核、地幔、土壤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包括人类社会)组成的统一系统,即... 相似文献
70.
在难以正常开展物探工作的地热区,运用浅层土壤测温与五极纵轴直流电测深是寻找地热最简便的方法,并较成功地圈出热异常的分布范围和显示出热储在地下半空间的赋存状态。本文以工作实例简述其工作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