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9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1486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779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1483篇
自然地理   170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地利用监督分类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长城沿线风沙区为试验区,以1997年TM影像为遥感信息源,进行了土地利用状况本底调查,探讨了利用ERDAS IMAGINE对该地区TM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的方法,包括以外业调查的信息为基础建立分类模板、评价分类模板、执行监督分类、评价分类结果、聚类统计分析等步骤。  相似文献   
62.
基于MAPGIS的1∶5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坤  张剑波  杨慧 《地球科学》2002,27(3):293-296
土地利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地理资料 .针对全国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建库管理会对国家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MAPGIS为基础 ,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提出系统总体上应有的数据编辑、查询、统计等六大模块及其主要的功能 .详细说明了在MAPGIS平台的支持下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数据组织方式 ,以及外部属性与图形数据的关联方式、图库中图元的B+ 树索引的结构、数据检索、输出流程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  相似文献   
63.
文章简述了李连捷先生为中国的土壤科学和为生产服务而奋斗的一生。20世纪40年代,他在去美国深造之前,就在国内到贵州、广西和华南的许多省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土壤调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接受先后到黑龙江、青海和内蒙古等省区进行荒地资源垦殖的调查任务,并于50~60年代,先后参与和组织了对西藏、新疆等地多专业的大型综合考察。通过这些考察,为西部大开发摸清和积累了大批可贵的自然资源资料,为我国土壤的发生和分类、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李先生在他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工作中,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土壤科学人才。他一生刚正不阿、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李连捷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仅以此文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64.
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农业与牧业用地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1989年和2000年的两期Landsat-TM数据和相关的统计资料以及气候数据,应用转移距阵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地处典型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兴和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和草地是研究区域中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Landsat-TM卫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比较一致地反映农田和草地面积的变化;农田和草地的相互转换率在各种用地相互转化中非常剧烈;农业与牧业用地的互动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业和牧业用地的互动特点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同时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兰州市地域结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杨永春  曾尊固 《地理科学》2002,22(4):468-475
兰州市是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通过分析了兰州市域地域结构的特征,模式以及市区的结节地域和均质地域,讨论城市地域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兰州市域地域结构呈现带状分散多中心组团结构形态,而且各功能区的均质度,紧凑度都比较低,城市结节地域结构虽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但仍遵循六边性构造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66.
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城市群演化包含了诸多内容 ,如人口、产业、城市类型、城市职能等 ,而空间过程是最直接、最综合的表现。  相似文献   
67.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对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等级的模糊划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以陕西榆林地区土地利用为例 ,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模糊等级序列及其隶属度 ,对该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模糊等级评判。研究结果显示 :在土地利用研究中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8.
基于GIS的时空复合体-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型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体理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时空复合体模型为依据 ,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单元 ,即“图谱单元”,它是记录时空复合信息的基本单元 ,由“相对均质”的地理单元和“相对均质”的时序单元复合而成 ,并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图谱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69.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60  
梁涛  张秀梅  章申  于兴修  王浩 《地理学报》2002,57(4):389-396
以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最有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模拟天然大暴雨,通过3次重复实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随暴雨径流及径流沉积物的迁移过程,估算氮素在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的损失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氮素的流失速率和流失量随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流失量桑林最大,水田最小。水相不同形态的氮素流失量亦有所不同,悬浮颗粒态氮占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70 %~90 %,水相溶解态氮的流失量以松林为最高,竹林、桑林和水田接近而且较低,不同类型的水相溶解态氮也随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各土地类型单位面积、表层10 cm土壤氮素流失高达4.66~9.40 g·m-2,其中随径流沉积物相迁移的氮素占绝大部分(90 % 以上)。估算出的各土地利用类型总氮流失速率,地表径流水相为2.68~14.48 mg·m-2·min-1,径流沉积物相高达100.01~172.67 mg·m-2·min-1。  相似文献   
70.
该文通过分析密云县土地利用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在此基础上围绕水源地水源环境保护的目标 ,对该区域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即县城密云镇为增长极以及为密云水库生态区、西南粮油菜生产区、东南果粮生产和生态建设区、西北林牧生态区以及东北生态保护和林果生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