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4篇
  免费   3948篇
  国内免费   2422篇
测绘学   2986篇
大气科学   4625篇
地球物理   2620篇
地质学   4560篇
海洋学   2348篇
天文学   190篇
综合类   2402篇
自然地理   4063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410篇
  2023年   635篇
  2022年   758篇
  2021年   846篇
  2020年   765篇
  2019年   736篇
  2018年   584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656篇
  2015年   688篇
  2014年   1264篇
  2013年   971篇
  2012年   1119篇
  2011年   1152篇
  2010年   1024篇
  2009年   1189篇
  2008年   1166篇
  2007年   1014篇
  2006年   929篇
  2005年   873篇
  2004年   746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488篇
  2000年   403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242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0篇
  1975年   10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靖边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过渡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利用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综合分析靖边地区三道沟土壤剖面的化学风化程度、全新世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 表明:三道沟土壤剖面的化学蚀变指数和Na2 O/K2 O值反映其处于初等化学风化作用阶段;三道沟土壤剖面形成于全新世8.4~1.8 ka,平均沉积速率为1...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分析汶川M8.0地震前后山西地震带GPS速度场以及由此计算得到的现今构造应变率场,结果显示:(1)汶川M8.0地震后,山西地震带各区域的运动方向均不同程度向西偏转,太原盆地及其以北的区域由1999—2007年的SW或SSW向转为SWW向,且运动速率由平均约2 mm/a增加到约4 mm/a,太原盆地以南的区域由之前的SSE向转为SW向。(2)汶川M8.0地震后,山西地震带的应变率场显著增强,大同盆地、太原盆地北段和临汾盆地西南段形成了三个压性应变集中区,2010年在这三个区域内分别发生了大同M4.5、阳曲M4.6和河津M4.8地震,可能由于这种压性应变积累的区域应力场环境有利于山西地震带中强地震的孕育和发生。(3)2009—11年,受日本M9.0地震的影响,山西地震带向西运动的速率有所减弱,应变率场张性变化明显,太原盆地及其以北区域平均速率下降为约2~3 mm/a,太原盆地以南的区域由SW向转为整体向南运动的格局,有恢复到1999—2007年背景运动状态的迹象。  相似文献   
133.
提出了一种基于矢栅协同的地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在变化检测指标设计中,提出顾及遥感指数量化范围拉伸的变化发现算法;通过选取试验区,利用统计计算与空间叠置分析,提取出地表覆盖变化发生区域与变化类型信息,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本底数据作为基础,可获得高精度的地表覆盖变化信息,能够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一种适用而有效的、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信息提取模式。  相似文献   
134.
生态系统脆弱性是表征人地关系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重要属性,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多因素主导分析法对若尔盖县2010年、2014年的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了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县生态系统脆弱性主要受沙漠化与土壤侵蚀影响;2010-2014年,其生态系统脆弱性减小,脆弱区域占比较小,且主要分布于若尔盖县北部与东南部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随海拔升高先降后升,随坡度增大而增加,未利用地的生态系统最为脆弱。  相似文献   
135.
随着地电化学测量技术向“轻便化”方向的不断发展,中小比例尺地电化学测量已成为可能.笔者在内蒙古风成砂浅覆盖洛恪顿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区约40 km2范围内开展了1∶5万地电化学测量与土壤测量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地电化学测量可圈定与已知矿体元素组合相同的Pb-Zn-Ag-As-Bi-Cd等多元素综合异常,且异常位置与已知矿(化)体空间分布范围较一致;②与土壤测量结果相比,地电化学异常范围、衬度及连续性均远优于土壤测量,土壤测量异常仅在小山头残积土出露区呈点状分布;③在试验区西北部风成砂浅覆盖区发现多元素组合地电化学测量异常,根据此异常部署开展了1∶1万激电中梯扫面及钻探验证工作,在540余m深处发现6m厚富Ag、Cu矿体,实现找矿突破.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在风成砂浅覆盖区开展1∶50 000地电化学测量能有效圈定找矿靶区,可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6.
甘肃省通渭县地区区域上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而境内第四系黄土普遍覆盖,传统地球化学方法找矿效果不理想.为探讨地气测量在黄土覆盖区的有效性,选择在陈贾村地区开展地气测量有效性试验.研究发现,工作区发现多处地气异常,异常规律明显,元素相关性较好.对数据处理分析,结合物探数据资料,并实地检查验证发现,地气异常与区内断裂、矿化体及物探异常位置完全吻合,能够清楚反映黄土覆盖区的基本地质概况,表明地气测量在黄土覆盖区有效.该成果为黄土覆盖区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7.
用MapGIS编制土地利用图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计算机编制土地利用图的编辑准备工作、分层处理、误差纠正和面积色普染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8.
基于TM影像的喀斯特山地景观变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针对以往喀斯特山地土地退化研究中对景观整体功能重视不够、缺乏中小尺度上的区域案例研究等问题 ,以 1 :5万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 ,借助GIS技术 ,以景观生态学为主要的理论与方法依托 ,对贵州高原西部喀斯特山地的景观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9.
在GPS空间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于山区土地资源动态示范研究背景下,总结山地GPS野外测量方法和经验。山地GPS测量作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测量数据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强度。GPS测量数据已成为国土资源动态监测和管理领域的新型数据源。  相似文献   
140.
利用新一代GPM IMERG卫星遥感反演降水数据产品以及NCEP提供的海表温度(SST)、海(陆)-气界面热通量和风场等资料,对超强台风\"利奇马\"(1909)强度变化和降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9年8月4日14:00至9日02:00,显著减弱的环境垂直风切变、SST为29.6~30.4℃的海域为\"利奇马\"提供的感热和大量潜热以及\"利奇马\"环流东侧极为强盛的偏南风低空急流向其输送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使\"利奇马\"强度呈显著增强的趋势。2019年8月9日08:00至13日08:00,随着\"利奇马\"逐渐靠近陆地并登陆,显著增强的垂直风切变、\"利奇马\"从海洋(陆地)获得的潜热显著减小并且同时失去感热、\"利奇马\"环流东侧偏南风低空急流的显著减弱、对流层中低层干冷空气侵入\"利奇马\"环流以及\"利奇马\"登陆后受到陆面摩擦,使\"利奇马\"强度显著减弱。(2)当\"利奇马\"处于中等强度以上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时(垂直风切变≥5 m/s),无论其移动缓慢(移速<5 m/s),还是移动快速(移速≥5 m/s),垂直风切变对其内(距台风中心100 km半径范围)、外雨带(距台风中心100~30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