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4篇
  免费   2484篇
  国内免费   3671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608篇
地质学   13318篇
海洋学   43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960篇
自然地理   379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498篇
  2022年   627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531篇
  2019年   692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905篇
  2013年   694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647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32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6篇
  1942年   7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81.
目前对新元古代中期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及钦杭结合带南西段构造性质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对湘西南城步地区新元古代火山岩和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并厘定其构造环境,从而为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约束。城步新元古代花岗岩侵入于云场里组变质火山-沉积地层中。云场里组变质火山岩与花岗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分别为828±10Ma和805.7±9.2Ma。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图解表明花岗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区域地质背景指示云场里组可能形成于活动陆缘弧前盆地。以城步火山岩和花岗岩研究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提出新元古代中期江南造山带西段构造演化过程:872~835Ma期间为陆缘盆地;835~820Ma期间俯冲造山,江南造山带形成基性—超基性岩和早阶段岛弧花岗闪长岩,东侧的城步地区为弧前盆地;820~810Ma期间江南造山带发生弧-陆碰撞;810~800Ma期间江南造山带进入后碰撞环境并形成晚阶段强过铝(黑云母)花岗岩,东侧城步地区因华南洋洋壳俯冲而形成新的岛弧;800Ma后华南进入伸展裂陷盆地演化阶段。上述认识揭示出扬子陆块东南缘的连续岛弧增生过程,同时为钦杭结合带南西段雪峰期"残留洋盆"属性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982.
野外考察发现,雅布赖盆地红柳沟发育一套较完整的中侏罗统扇三角洲沉积地层。其中沉积亚相有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亚相;沉积微相包括辫状河道、天然堤、决口、沼泽、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从沉积构造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河道沉积发育于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沉积环境,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沉积发育于强与弱水动力条件交替出现的沉积环境,而前扇三角洲则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沉积。对野外6个泥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化验结果用蜘蛛图解分析处理,得到样品所含微量元素V、Sr、Rb、B相对富集,而Zr、Cr、Ni相对亏损。通过对该地区样品w(Fe^2+)/w(Fe^3+)及气候指数计算表明,当时为弱氧化、半干旱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83.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直罗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近年来新开发的一个主力油气产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表明,直罗油田长6油层组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成岩作用控制了储层砂岩孔隙发育特征,其中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超低渗的主导因素,而次生溶蚀孔隙的形成对储层砂岩物性具有一定改造作用,并控制了该区长6油层组相对高孔高渗储层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984.
冀北宽城中元古界杨庄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地层及层序界线、沉积环境的影响,选取冀北宽城中元古界杨庄组剖面进行了实测。冀北宽城中元古界杨庄组常量、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在纵向上具有特征的演变规律,特别是在岩石地层界线与层序界面附近变化明显。CaO含量从杨庄组一段到二段为21.07%~16.45%,从二段至三段则为16.45%~24.21%,Sr、Ba含量分别从杨庄组底部向上由44.59×10-6突变至98.16×10-6和0.51×10-6至10.45×10-6,δ13C值在0‰~-1.5‰之间变化,δ18O在-3.5‰~-8.5‰之间变化。上述常量、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与同时期海平面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地球化学特征可作为划分地层界面或层序界面的标志,特别是可以优化地层界线或层序界线。杨庄组CaO/MgO、Sr/Ba及V、Rb、Be、B等组成和演化研究表明,杨庄组形成于干热气候下的近岸浅水环境。  相似文献   
985.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叠锥沉积特征与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露头实测、手标本观察、光薄片观察、X光衍射分析、电子扫描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第Ⅱ成因地层单元中的叠锥各方面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叠锥整体呈结核状产出于暗色泥质岩中,泥质岩中发现丰富的20μm左右的炭化微生物化石,反映相对还原的沉积成岩环境。叠锥内部常可分为3层,中层为块状灰岩,上、下层由大小不等的、同轴或错落叠置的直圆锥组成。叠锥内部主要为纤维状方解石呈锥形套叠,纵切面上可见明显的"V"字型或"W"字型纹层,横切面上可见大小不等的同心圆状构造。上、下层位叠锥的锥顶均朝上,反映出类似叠层石的生长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叠锥可能是由微生物和沉积作用联合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生物沉积构造;并推断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第Ⅱ成因地层单元中的叠锥发育于由河流向湖泊过渡的浅水、沉积速率较低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986.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岩性油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为指导,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和小层砂体的划分,在此基础上编绘出长8油层组顶面构造图及等时条件下小层砂体的平面展布图。编图发现,研究区长8顶面为具多个鼻状隆起的西倾单斜,油层的发育多与鼻状构造有关,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自身具备良好生烃能力并紧邻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稳定的三角洲砂体、西倾单斜及鼻状隆起的构造背景是长8油层组形成岩性油藏的必要条件,长8油层组下部地层较上部地层、研究区西部较东部更容易形成岩性油藏,同时西部储层明显优于东部储层。  相似文献   
987.
广西隆林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隆林卡林型金矿主要产于上二叠统合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及砂质白云岩中,受背斜或穹窿构造核部的高角度正断层控制明显,矿体呈脉状或似层状,矿石类型包括块状、条带状、碎粒状等。根据金矿产状和下伏碳酸盐岩地层具有较高的金丰度,推测该地区金矿成因与热液流体活动密切相关;最后还对研究区找矿标志和找矿潜力进行了探讨。这项研究为我国西南碳酸盐岩地区寻找金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8.
通过对新疆奇台县金沙滩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分析,得出金矿主要分布在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C1j)的破碎蚀变岩内,破碎蚀变带则明显受控于强应变构造带,致使主要金矿分布于北西向断裂与强应变构造带的交汇部位,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结果相一致。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C1j)和中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内大量发育的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火山熔岩夹层、基性—中基性—酸性火山熔岩,说明多期次、复杂多样的岩浆活动可能给区内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热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8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佳木河组发育火山岩、砂砾岩两类储集层.应用储层静态宏观岩相、岩性、微观结构及动态成岩与孔隙演化相结合方法,着重探讨储层主控因素.据储层主控因素,提取相应地震属性,有效开展储层横向预测,达到有利勘探区带优选目的.二叠系佳木河组储层为特殊岩类储集层,属溶蚀孔隙占主导的低孔、低渗双重介质类型,火山岩具强酸敏性,砂砾岩具强水敏性,对气层钻井与试油保护要求较高.二叠系佳木河组储层主控因素为岩性、岩相和溶蚀作用.岩性决定储层基质孔隙发育程度,岩相决定储层规模,溶蚀决定储层优劣,沿断裂带与流体疏导体系溶蚀作用较强,形成有效储层.中拐-五八区构造位置有利,佳木河组形成自生自储,是天然气勘探重要区带.勘探区上亚组有利区位于八区白碱滩断裂带,沿断裂带展布;中亚组有利区位于中拐凸起东翼五区,沿尖灭线展布;下亚组有利区围绕中拐凸起南北两翼断裂发育区展布.  相似文献   
990.
这里简要叙述了激发极化法理论基础,展示了激电测深法与地质测量及其它物探方法多参数分析在磨盘山进行地热勘查的成功实例,证明了激电测深法在本区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效果。强调激电测深法作为一种间接找水的方法,必须与其它物探方法和地质紧密结合进行推断解释,才能使激电测深找水工作成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