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2篇
  免费   3625篇
  国内免费   2339篇
测绘学   586篇
大气科学   985篇
地球物理   761篇
地质学   10517篇
海洋学   1016篇
天文学   228篇
综合类   770篇
自然地理   563篇
  2025年   18篇
  2024年   377篇
  2023年   497篇
  2022年   534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627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444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64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700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566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198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缘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本文通过对北衙矿区内的斑岩体石英斑晶、斑岩型矿化、矽卡岩矿化中的矽卡岩及外围似层状热液型铅锌银矿化的岩(矿)石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北衙矿区内主要发育CO2、富CO2、含CO2、含子矿物三相、富气相水溶液及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六类流体包裹体;与斑岩型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为中-高温Na Cl-H2O-CO2体系热液,矽卡岩矿化相关成矿流体为一种高温的Na Cl-H2O及Na Cl-H2O-CO2体系热液,而外围似层状铅锌银矿化相关的成矿流体则为中温的Na Cl-H2O-CO2体系热液。对比分析表明,矽卡岩矿化中的矽卡岩矿物(以绿帘石类矿物为主)形成较早,其中发育富气相的流体包裹体,可以推断岩浆侵位后先分异出富水蒸气的流体,此后CO2才从成矿流体中大量分异。斑岩型矿化及外围地层中似层状铅锌银矿化脉体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与斑岩体石英斑晶内发育的流体包裹体组合类型基本一致,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斑岩体结晶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北衙金多金属矿区内的矽卡岩型(金铜铁)、斑岩型(铜金钼)及外围碳酸盐岩等地层中的似层状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系列为与富碱斑岩体侵位活动有关的,由岩浆分异热液并逐渐演化形成的斑岩型金-铁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42.
43.
非线性铀成矿作用--以上第三系砂岩型铀矿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以滇西上第三系陆相砂岩铀矿为例研究非线性铀成矿作用。与铀矿化有关的参数可分为矿化参量和控制参量,矿化参量以及矿化在控制参量中的分布均遵从对数正态分布,控制参量(温度、压力和地球化学条件)的耦合作用对铀矿化的概率和平均品位的控制作用是非线性的,铀矿化在控制参量构成的相空间中的变化轨迹是一复杂的超曲面。非线性铀成矿作用具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44.
黔西南老万场红色粘土型金矿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矿床地质特征。老万场金矿位于晴隆县城南约23km,地处黔西南金矿成矿区,与大厂锑矿共处于碧痕营短轴背斜核部。矿区内出露基岩为茅口组中上部的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夹含燧石结核灰岩,外围分布有上二叠统“大厂层”硅质岩、峨眉山玄武岩和龙潭组。区内岩溶十分发育,沿北东东向安谷断裂形成狭长的岩溶谷地,两侧山坡上遍布小规模的岩溶洼地、沟槽和漏斗。在岩溶低地内充填有松散的红色粘土层,金矿体即赋存在红色粘土层中。  相似文献   
45.
蓬家夼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新近发现的金矿床之一,矿体赋存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层间滑动断层带中、下白垩统莱阳组砾岩与下元古界荆山群地层的构造接触部位,为区内燕山期火山活动前期,在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6.
山东半岛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已先后发现了数十个石英脉型金矿(玲珑式)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焦家式)。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黄金创新工程项目在乳山-牟平地区成功地进行了金矿找矿预测工作,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变质基底地层中找到了胶东金矿床新类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由此得到启发,并在胶东地区掀起了一个沿中生代盆地周边寻找和研究金矿床的热潮。本通过对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蓬家夼金矿的研究,认为该金矿是一个与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有关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47.
王伟华 《江苏地质》2011,35(3):311-316
总结了部分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近两年在安徽池州马头矿区的工作成果。通过对马头矿区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主要地质特征分析,结合下冲矿段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主要矿(体)带的规模、产状、形态及其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并与国内外斑岩型铜钼矿床典型特征进行对比,探讨了马头矿区的控矿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为整个矿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48.
长株潭、武汉新区土地管理制度配套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近年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都、重庆新区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今,位于中部的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49.
西天山海西中期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西中期花岗岩是西天山加里东褶皱带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岩浆活动。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海西中期花岗岩以I型为主,S型次之,在空间上成对分布,花岗岩浆起源于地壳;海西中期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孤环境.  相似文献   
50.
姚村岩体位于下扬子江南造山带东北端,主要由中心相的中粗粒正长花岗岩和边缘相的细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组成.本文对该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Nd-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姚村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27.6±1.4)Ma,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