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54篇 |
免费 | 3668篇 |
国内免费 | 23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86篇 |
大气科学 | 985篇 |
地球物理 | 761篇 |
地质学 | 10515篇 |
海洋学 | 1016篇 |
天文学 | 228篇 |
综合类 | 770篇 |
自然地理 | 5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375篇 |
2023年 | 497篇 |
2022年 | 534篇 |
2021年 | 620篇 |
2020年 | 627篇 |
2019年 | 525篇 |
2018年 | 444篇 |
2017年 | 409篇 |
2016年 | 464篇 |
2015年 | 518篇 |
2014年 | 700篇 |
2013年 | 551篇 |
2012年 | 605篇 |
2011年 | 615篇 |
2010年 | 566篇 |
2009年 | 510篇 |
2008年 | 489篇 |
2007年 | 446篇 |
2006年 | 431篇 |
2005年 | 410篇 |
2004年 | 376篇 |
2003年 | 329篇 |
2002年 | 404篇 |
2001年 | 396篇 |
2000年 | 354篇 |
1999年 | 330篇 |
1998年 | 315篇 |
1997年 | 281篇 |
1996年 | 280篇 |
1995年 | 285篇 |
1994年 | 258篇 |
1993年 | 246篇 |
1992年 | 292篇 |
1991年 | 285篇 |
1990年 | 240篇 |
1989年 | 198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广安县膨润土矿赋存于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第三段B亚段地层中。矿区地质构造简单。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马鞍状。单个矿体规模不大,但层位稳定、分布面积广、埋藏浅,适宜地方开采和综合开发应用。矿床成因类型为内陆湖泊相大山-沉积型。矿石自然类型有致密块状膨润土矿。砂砾状膨润土矿、含(粉)砂质膨润土矿。以钙基膨润土为主,少部分为Na-Ca基膨润土。属偏切托过渡类蒙脱石,宜于制作活性白土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铁帽金矿矿石分为四种类型:蜂窝状矿石、松散土状矿石、胶状矿石及块状矿石,前三者金含量较高。主要载金矿物为针铁矿、水针铁矿、赤铁矿、水赤铁矿,铜的次生矿物(铜蓝、蓝铜矿、辉铜矿、孔誉石)、石英以及残留的原生硫化物等,表生金、银矿物以金、银金矿为主,多呈显微金,个别为细粒、中粒金。粒度从原生矿石带→次生金富集带下部→次生金富集带上部有增大的趋势,表生金的成色为828-982,一般为921,大大高于原生带中的金,金、银的赋存状态以吸附状态以独立的金、银矿物两种形式存在,自然金一般呈包体金、粒间金、裂隙金等形式嵌布于载体矿物中。 相似文献
13.
系统研究了安家营子金矿区含金石英和无金石英的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颜色、比重、发光、晶胞参数和红外光谱等标型特征,并依据所得数据对这两类石英进行了判别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胡受奚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5,4(1):15-22
本文阐述不同快状硫化物矿类型的大地构造环境,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分带性,以及在成矿期后运动期间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和热液作用过程中的改造作用和叠加作用,并对值得进一步勘探的块状硫化物型铜矿提出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河南灵宝地区绿岩型金矿一般地质特征,并以找矿为目的,建立了5大类型14种金矿找矿特征分类,提出了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建立的河南宝地区绿岩型金矿找矿新方法,并用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成都地区7月份“冷锋低值型”暴雨预报方法吴娟,李忠铁(成都市气象局邮码610041)1前言暴雨是成都地区汛期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本文主要讨论成都地区历年7月份较为常见的“冷锋低值型”暴雨天气过程中,各层系统的配置及预报因子的选取和方程的建立。经199...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88—1992年3—5月的逐日天气图及有关气象资料,分析了春季张掖产生槽型大风的环流特征,并给出了槽型大风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8.
抱板金矿带以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为主。本文阐述了该金矿带不同矿区的控矿断裂及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和矿石物质成分,并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甘肃北山南带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红柳园—音凹峡一线,是一条含Au、Cu、Pb、Zn、Mo的多金属成矿带,构造区划属音凹峡褶皱带,是塔里木—中朝板块的北部边缘,区内构造作用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广泛分布着花岗岩类岩石及大量与之有关的矿产,笔者等对该类花岗岩进行了研究,现将其基本特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魏春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3,(1)
如果说由Lasaga和Kirkpatrick编篡的Kinetics of Geochemical l’rocesses(矿物学论评之八,1981)标志着以均匀相溶液化学为理论基础的传统地球化学时代的结束,地球化学家逐渐认识并承认绝大多数地质作用都发生在固、液、气相共存的不均匀多相体系中,表面反应控制着地球化学作用的话,那么Hochella和White编辑出版的Mineral—Water Interface Geochemistry(矿物学论评之二十三,1990)则是这一研究的深化。从只注重研究水—岩相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