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6篇
  免费   1399篇
  国内免费   1197篇
测绘学   171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2296篇
地质学   4033篇
海洋学   510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86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6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21.
非生物因子对底栖动物无齿相手蟹重金属富集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江口滨岸滩地生态系统一种常见的大型底栖动物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haani)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盐度、重金属间相互作用等几个主要非生物因子对无齿相手蟹积累Cu,Zn,Pb,Cr,Ni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无齿相手蟹对Cu,Zn,Cr,Ni的累积量高于其他季节,说明较高的温度有助于动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秋季,无齿相手蟹体内的Pb含量与盐度显著负相关;春季,无齿相手蟹体内的Zn含量与盐度负相关;无齿相手蟹体内累积的Zn—Ni,Pb—Cr之间相关显著,二者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22.
地震P波、S波到时是精确分析地震水平位置、深度与速度结构等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拾取P波和S波到时是地震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大数据量与强噪声环境给地震到时的自动拾取带来了很大挑战.在频率域中可将信号与噪声分离,但会造成震相的偏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STA/LTA、AIC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标准时频变换(Normal...  相似文献   
923.
为了有效改善遥感影像提取湖泊边界信息的可靠性和精度,减少人为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提取边界信息的加权平均融合算法以及误差的域法修正处理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融合各时相影像信息,提高湖泊边界信息提取的可靠性,并且对融合时相变化较大的湖泊边界都有一定的普适性.通过融合算法提取的呼伦湖面积为1928.35km2,修正后的面积为1929.85km2.通过利用地统计学理论对算法的验证及误差分析,得出相对误差空间变异拟合模型的块金方差与基台值之比都小于25%,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修正后的数据空间相关性要优于融合数据,空间变程也得到了有效地降低,显示修正后的数据对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的拟合程度更好.  相似文献   
924.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化学及机械沉积作用使得各沉积微相空间上不具备碎屑岩储层沉积微相明确的几何形态和外部结构,且不同成因储层的物性差异明显。依据常规的沉积微相建模方法难以如实地再现不同微相复杂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而也降低了相控属性建模的精度。本文以中东H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波阻抗、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反演,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研究区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微相的变差函数分析,开展相控属性建模。结果表明,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沉积微相模型符合海相碳酸盐岩台地相序变化规律,充分体现了微相的空间形态和各微相间的接触关系,以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建立的储层属性模型不仅满足了模拟结果与已知数据的概率一致性问题,又能分相带反映储层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25.
刘锋  毕树平 《湖泊科学》2000,12(3):233-239
基于质量守恒以及电中性条件,采用化学平衡计算法,计算模拟研究了高岭石固相平衡的酸性天然地表水中铝的缓冲作用对pH值,酸中和容量ANC和缓冲强度β的影响,讨论了影响酸性地表水pH估算的各种因素,如溶解硅酸的浓度,溶解总无机碳的浓度,溶解总氟和总有机碳的浓度及温度等。模型被用于实际水样的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用MonteCarlo模拟考察了由于平衡常数的选择以及水化学参数测量误差而带来的不确  相似文献   
926.
基于动三轴试验提出的砂土阻尼比确定方法有多种,但其对场地地震动参数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此,以福建标准砂(粒径0.10~0.25 mm)的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规范方法、KUMAR方法、DAS方法、DOYGUN方法和互相关函数方法5种典型阻尼比确定方法给出相应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设计单层土场地和多层土场地2种典型工况,采用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波动程序,计算给出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定量评价相应的阻尼比确定方法对场地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5种阻尼比确定方法得到的阻尼比对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程度随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同时对多层土场地的影响明显高于单层土场地;采用5种方法确定的阻尼比计算的反应谱差异性在单层土场地时相对较小,而在多层土场地时有明显的差别;与规范方法相比,4种阻尼比确定方法计算反应谱的最大相对误差可达-35%。因此,有必要采用离心振动台试验结果进一步检验基于动三轴试验的砂土阻尼比确定方法的合理性,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可靠的阻尼比参数。  相似文献   
927.
中国黄土是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重要载体,除黄土高原外,中国其他地区还零星分布有风成黄土堆积。在长江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分布有川西、金沙江、巫山和下蜀黄土,探讨这些湿润区风成黄土的风尘来源、动力传输过程以及沉积后土壤化过程等可为研究长江流域东亚季风环流特点提供证据,对探究过去湿润区风尘风化固碳过程和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对长江流域各地区黄土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不同地区黄土物源、物质传输过程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及其在风化固碳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本文在综述了川西、金沙江、巫山、下蜀风尘黄土的形成年代、物源等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川西、巫山、下蜀三地黄土的发育与青藏高原在青藏运动B幕、昆仑-黄河运动和共和运动3个阶段的隆升有重要对应关系;并且发现在冰期和间冰期,长江流域风成黄土的风化程度均比黄土高原黄土强,且在古土壤发育期更强;认为长江流域黄土风化过程对陆地固碳的影响及其与古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是今后湿润区黄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28.
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和非水溶相有机污染物在水和土壤环境中的相互作用,以及表面活性的特性,解释了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水和土壤环境中非水溶相污染物的机制。表面活性剂溶液通过增溶作用和增流作用,驱除地下水含水层中的非水相液体以及吸附于土壤颗粒物上的污染物,提高地下水和土壤中憎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现场修复速率。增效修复效果依赖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污染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污染物的溶解性和土壤类型等。表面活性剂能增加化合物的溶解度,降低与水的界面张力,并形成乳液。  相似文献   
929.
基于多时相多极化差值图的稻田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时相多极化差值图的稻田识别方法,该方法在简化稻田识别算法的同时,仍具有较好的稻田识别精度.以江西省高安地区的早稻识别为例,利用两景ENVISA ASAR交叉极化模式数据(VV/HH)计算了同时相多极化差值图和同极化多时相差值图.由于稻田含有水层和水稻的垂直株型等属性特征,稻田在两时相上VV极化和HH极化后向散射差异都很大,且与其他地物具有明显差别,因此利用同时相多极化差值图可以很好地分辨出稻田来;从时间变化看,HH极化雷达波对水稻生长和稻田的变化比对其他地物的变化更敏感,使稻田分布信息在HH极化多时相差值图中反应突出.而VV极化对地物的时相变化不够敏感.因此,建立最优差值图组合,分别采用阈值分类方法和监督分类方法对差值图组合进行分类提取稻田.通过比较分类结果,认为基于统计分析的监督分类方法更好,其稻田识别的精度达到84.92%.文章最后对提出的稻田识别方法及分类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0.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究水平向地震下地层空洞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针对管片损伤及周边地层应力,选择弯矩比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峰值加速度(PGA)及峰值速度(PGV)作为衡量地震强度指标(IM),阐明椭圆形空洞对管片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隧道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椭圆空洞加大了浅埋盾构隧道的地震破坏概率;PGA与PGV均可作为IM并获得相应的隧道易损性曲线;使用弯矩比作为破坏指标,PGV作为地震动指标,其对应的易损性曲线对地层变异性更敏感。研究结论可为潜在空洞发育区防震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