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760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323篇
地球物理   349篇
地质学   1450篇
海洋学   807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42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3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41.
姜璐  邢冉  陈兴鹏  薛冰 《地理科学》2020,40(3):447-454
农村能源转型是能源消费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对青海省10个县(区)的318户农区家庭用能信息进行调查,辨识了青海省农区不同收入分层家庭的能源消费模式,并通过建立典型家庭能源流模型,总结了家庭能获取-消费-废弃过程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青海省农区家庭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和秸秆为主,非商品能源消费占比为49.6%,清洁能源使用率低。煤炭消费在5类家庭中均占比最高,薪柴和秸秆消费在低收入家庭占比较高。高收入家庭能源消费类型更多,消费量也大,能源流动更复杂。最后,根据青海省的经济地理特征,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2.
洪泽湖风生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流是湖泊中污染物质扩散,悬浮物沉降及输移等的主要水动力学要素,造成湖水运动的成因机制很复杂,其中风生流是重要形式,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二维闭边界数值模拟,对不同风情下的洪泽湖湖流流态进行模拟研究,探讨其入流较小,沿岩各闸关闭的枯季情况下的风生流特征。  相似文献   
143.
黑潮在吕宋海峡的形变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1990年以来对吕宋海峡和中国南海(SCS)北部的WOCE水文资料和其它海洋调查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同一海区的卫星遥测海表温度(SST)的资料处理,推断在吕宋海峡常年存在黑潮路径弯曲,西折进入SCS并又流出SCS的现象,作者将黑潮的这种变形称为“黑潮流套”。黑潮变形进入SCS的位置在冬季位于海峡中部、南部附近,范围较大;在夏季略向北移,较集中于海峡中部,范围较小。作者认为,黑潮流套现象可用位涡守恒理论作定性的解释:当黑潮在吕宋海峡失去西边界支持后,其流轴以西贴近西边界的一部分流体,因具有较大的相对正涡度,会脱离黑潮主体在南海东北部形成反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的环流,而黑潮主体会以顺时针旋转的形式在海峡以西的海域出现。整个黑潮以弯曲、扩展的形式在海峡处产生形变,在海峡东侧出现反气旋涡旋的倾向。吕宋海峡黑潮流套及南海北部的诱生环流之流型,会因黑潮本身以及副热带环流整体的变化而变化,也与海峡的宽度有关。总之,吕宋海峡黑潮流套的形成是由当地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地转β效应这些内部机制决定的,它的常年存在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4.
西边界流在边界“豁口”的形变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洋西边界流在边界豁口处由于失去边界的支持而发生形变。本文将西边界流视为一种惯性射流,遵循绝对涡度守恒原理,推导了流轴及其两侧流体在西边界豁口处不同形式的弯曲,发现在一定的豁口尺度条件下,西边界流自身的相对涡度分布特点和地球旋转的β效应决定了在失去西侧陆坡支持时,其主体会沿反气旋路径发生一段经向的位移而圈回入射点所在的经度位置。主轴变形的经向尺度与初始速度及西边界流的入射角度有关;主轴西侧可能会出现一小部分分支进入邻近的内海并形成气旋或反气旋式环流;主轴东侧的流体则在豁口以东沿反气旋路径弯曲,从而论证了西边界豁口处形成西边界流弯曲的可能性和原因  相似文献   
145.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外的研究结果,对南海环流提出一些看法,南海经是半封闭的边缘海,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通,必然有海水交换,黑潮入侵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黑潮入侵的流量主要是由温度和工的差异引志的斜压造成的,因季风应力的正压作用调制而有季节变化;南海北部的黑潮南海分支和南海暖流构成反平行环流系统,分别是冬季的“热力驱动”和夏季的“淡水驱动”所造成,黑潮入侵进到南海。经过一些通道穿过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146.
利用我国第九次南极考察队获得的德雷克海峡地区水温资料,并结合国外锚碇浮标和测流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德雷克海峡绕极流和锋面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研究表明,德雷克海峡绕极流的流速共有3个强流区,就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流的空间变化而言,以亚南极锋附近的海流最强,流向和流速也最稳定少变.德雷克海峡深层海流的空间分布特点与上层海流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同,深层流速明显减弱,且稳定性差.德雷克海峡绕极流有着明显的时间变化,但是这种时间变化因地而异.极锋附近在冬春季节是稳定的深层北向流,它与南半球高纬度的冬、春季节的Ventilation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德雷克海峡上层水温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锋面分布特征.水温在德雷克海峡的高纬度区更加稳定少变,而极锋附近深层海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147.
东海沿岸上升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Backhaus的三维非线性模型,同时考虑潮,风和台湾暖流的作用,本文计算了夏季我国东海沿岸上升流。结果表明,东海沿岸从杭州湾口外一直到闽北的海底坡折区上存在明显的上升流,它呈带状分布,宽约40km,舟山近海的强上升流出现在30m层,向南则可达到较深的水层,流速一般为6.5×10^-3cm/s。  相似文献   
148.
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 1 95 9,1 975 - 1 982年及 1 998年夏季各月黄、东海盐度分布和相应风场资料 ,分析讨论了长江冲淡水夏季的扩展路径。指出 :除海底坡降外 ,由 S向的苏北沿岸流和 N,NE向的浙东沿岸流及台湾暖流构成的“力偶”,是使冲淡水向左扭转的重要外力之一。用近岸均质模型和远岸双层模型的涡度方程定性讨论了冲淡水的转向机制  相似文献   
149.
北部湾三维风生及密度流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海洋学报》2001,23(6):11-23
将Casulli差分格式引入三维物理海洋模型计算,模拟了北部湾风生流及密度流.模拟结果表明,夏季西南季风在北部湾导致一个顺时针环流,夏季海水密度梯度导致一个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密度流明显强于风生流;冬季东北寒潮导致一个逆时针环流.模拟结果不支持北部湾夏季为一顺时针环流、冬季为逆时针环流的传统结论,而支持终年为逆时针环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0.
冲绳海槽浮岩包裹体的测温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浮岩中斜长石斑晶中的包裹体及玻璃基质中的包裹体首先进行双面光薄片的镜下观察,然后进行了系统的均化法与爆裂法测温试验。观察与试验结果表明:(1)斜长石中的包裹体均为玻璃质+气泡的两相包裹体,未发现气—液包裹体。固化包裹体为玻璃质,非晶质的固化包裹体外即是大量的气泡,特别是基质当中气泡更为发育,说明熔浆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组分,同时也说明包裹体形成于较浅的地质条件下。(2)长石中包裹体的均化温度不受包裹体特征不同的影响,均化温度分布范围从910—1250℃,峰值明显,计算的均化温度为Tz=(1081.4±177.9)℃,但还存在有高于1250℃的均化温度峰。包裹体均化法测试结果说明浮岩中斜长石的形成过程至少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岩浆温度在1200—1300℃左右,在此温度下形成的是An值较高的基性斜长石,同时结晶的还有辉石等矿物,斜长石结晶第二个阶段时的熔浆温度在1100℃以下,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长,跨越的温度范围大,应是岩浆在近地表和岩浆喷出过程中的岩浆快速冷却期,同时伴随有矿物大规模晶出。(3)包裹体中的气相部分均聚合成圆形或近圆形,说明温度下降速度较快。斑晶斜长石中部分包裹体与基质玻璃中包裹体的形成温度是连续变化的,这一事实应该与冲绳海槽特殊的地质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