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回灌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宏亮 《水文》2012,32(3):60-65
近年,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并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益。但是,回灌问题仍是困扰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发展的瓶颈。以唐山市丰润区乡居假日住宅区A4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为例,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对水源热泵系统中地下水回灌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开展地下水源热泵项目时,掌握热源井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性。探讨了影响地下水回灌能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热源井成井工艺、回灌井阻塞以及地下水回灌方式。  相似文献   
232.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回灌效率低、地下水资源浪费。分析认为造成回灌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热源井设计和施工工艺不合理。为此,在安阳枫林水郡小区热源井设计和施工中分别采用了增大桥式过滤管的数量、桥高、滤料粒径和填砾厚度等措施,回灌量明显增加,实现了1抽1回的目标。既解决了回灌效率低、资源浪费的问题,又大幅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33.
王兆吉 《地下水》2012,(2):51-52
通过分析城市雨水回灌利用的发展和现状,指出了城市雨洪产生速度快和渗透回灌缓慢、降雨间隙性和雨水资源利用持续性之间的矛盾是城市雨水回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城市整体规划出发,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导引,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雨水回灌方式,并结合石家庄市的实际情况,说明城市雨水回灌利用在城市水资源发展中存在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234.
德州市城区地热水人工回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州市城区地热回灌为例,分析了地热回灌对水质、水量、水温的影响,证实了回灌井结构、热储特征、回灌压力、回灌工艺等是影响回灌效果的主要因素,明确了地热回灌量与出水量、回灌压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回灌可以有效解决地热开发利用带来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35.
《探矿工程》2010,(4):68-68
国土资源网2010-03—30 消息将石油废井射孔改造为新近系地热井,建成一采两灌的地热开发系统,回灌能力达到100%。该项目的试验成功是天津市新近系孔隙型砂岩热储回灌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这一国内领先技术2010年3月19日通过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236.
北京西郊地下水库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宇  邵景力  叶超  邢国章  崔瑜 《地学前缘》2010,17(6):192-199
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北京西郊地下水库调蓄工程的模式。北京西郊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上部。文中首先论述了北京西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库的边界条件,地下水库的面积为333 km2,以1983年为最高水位,计算出地下水调蓄库容为8亿m3。地下水库的补给源主要有永定河洪水、官厅水库放水和弃水、用水低峰时南水北调的尾水、城市雨水等,主要调蓄方式为河道、砂石坑和大口井。提出了地下水库工程由回灌水预处理工程、回灌工程、地下水库工程和取水工程等组成,根据北京市西郊水文地质条件、水源以及回灌条件,提出了北京西郊地下水库调蓄工程的三种模式,阐述了各种模式的空间分布、调蓄水源、调蓄方式等,为地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和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37.
地下水回灌技术在浅层承压含水层中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地区承压含水层埋深较深,深基坑围护的止水帷幕难以深入到承压含水层底板进行地下水水平向的完全阻隔,减压降水过程势必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以上海盛大国际金融中心深基坑回灌试验为依据,表明人工回灌地下水对控制承压水位具有一定效果,并运用数值方法模拟了不同回灌条件下坑外承压水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8.
黄河三角洲南部冲洪积扇区浅层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开发利用,早已形成了区域性漏斗群。通过对漏斗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和调蓄条件的分析,提出了由新建的引黄主干渠引黄河水,采用河渠、坑塘内施工回灌引渗,以及丰水期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拦蓄引渗和引黄河水引渗回灌联合调度的方案,并从调蓄资源增量、调蓄可行性和调蓄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39.
新近系砂岩地热回灌堵塞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目前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砂岩地层回灌效率低的问题,文章剖析砂岩地层容易发生堵塞的地质构造特性,以及在回灌中由于水敏、速敏等作用引起储层物性变化,固体颗粒逐渐沉淀或被捕获,堵塞孔隙,渗流阻力增大,渗透率降低,使地热流体回灌能力减弱;分析当热储层的孔隙度一定时,不同基质颗粒的粒径成为影响地热流体产能和回灌的主要因素。总结目前在砂岩地层中常见堵塞的类型、成因分析以及解决各类堵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0.
上海地面沉降主要由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和大规模工程建设等因素共同影响,工程性地面沉降引起的地面沉降漏斗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生命线工程的建设及运营安全。通过开展试验研究,将深部承压含水层中应用成熟的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引入浅部含水层中,但由于浅部含水层砂层结构及水动力条件与深部含水层差异较大,回灌工艺及方法也存在差异。本次试验工作中,改进了地下水人工回灌工艺流程,并通过同步地面形变监测分析了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对控制地面沉降的作用效果。结合上海地区实际地层特征以及各种回灌工艺的实际效果,评价了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在防治工程型地面沉降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