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286篇
地质学   1034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0年   6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5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8篇
  1940年   6篇
  1939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常常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四川是多地震的地区,是历史上文化比较发达,经济比较繁荣的地方。大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人们为了记事,也为了警觉后人,除作了一些文字记录外,同时树立了不少地震碑石。据江在雄先生在二十多年前的研究和不完全统计,四川境内的地震碑石在七、八个地(州、市)、县共计有几十块,其中90%集中在西昌地区,  相似文献   
92.
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DMC)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DMC)得到的最新地震资料统计,2008年5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5.0地震151次。M5~5.9中强震139次,其中M5~5.5地震116次,M5.6~5.9地震23次;M6.0~7.9强震12次,其中M6.0~7.0地震11次,M7.1~7.9地震1次。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中国四川,发震时间2008年5月12日06:28:01.5700,MW-7.9。全球发生的151次j坦≥5.0地震中有119次发生在东半球,32次发生在西半  相似文献   
93.
分析了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与四川盆地伏旱及主汛期降水的联系。结果表明,高原前期加热强度同四川盆汛期降水和伏旱程度密切相关。把这些关系引入汛期降水预测模型对提高短期气候预测能力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4.
王华  魏俊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3):316-318
四川省江油地区的岩溶分布较广,形成的地下洞穴,常造成地表建筑物塌陷、水库渗漏、交通损毁,对该地区厂矿建筑、水库坝体、交通线路等构成威胁。研究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对于岩溶塌陷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萤石REE配分模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萤石REE配分模式表现出明显变化的特征,本文从稀土离子半径和温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矿区萤石配分模式的原因。结果表明:矿区萤石中LREE的配分模式主要受温度影响,而MREE、HREE主要受离子半径控制。  相似文献   
96.
四川大邑—崇州地区的白垩、第三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苟宗海  赵兵 《地层学杂志》2001,25(1):28-33,62
四川大邑、崇州地区的白垩、第三系发育良好 ,地层呈北东—南西走向。在《万家坪幅》区域地质调研期间 ,对该区的白垩系、第三系测制了多条剖面 ,划分出了天马山组、夹关组、灌口组、名山组及大邑砾岩等岩石地层单元 ,总结了它的岩石特征相变情况 ,讨论了白垩、第三纪地的地质时代及划分对比 ,简述了这一时期沉积环境的演变是由冲积扇到河、湖相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97.
金洞沟金矿床是位于四川省北部平武县境内的小型岩金矿床。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测试了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化学成分及H、O同位素组成,分析了金属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的S同位素组成,对金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金洞沟金矿床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成矿物源主要是志留系茂县群浅变质碎屑岩系,矿石中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硫化物含量约1%,为少硫化物型矿石。流体包裹体及S、H、O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是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的热液,成矿温度为125~185 ℃,平均温度为148.7 ℃,属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提出金洞沟金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原始含矿岩系(矿源层)的形成、区域变质作用衍生矿源层的形成、热液成矿作用及表生氧化富集等4个阶段,韧性剪切构造活动是引起金活化、迁移和富集的主要因素。该成果为该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
四川石棉金矿床中的黝铜矿族矿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小春  张哲儒 《矿物学报》1999,19(4):470-474
四川石棉西部碳酸盐岩系中的金矿床产于泥盆系中统,受层间蚀变破碎带控制。其中分布有为数较多的黟同矿族矿物,与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Au-Ag系列矿物共同组成矿石的矿物组合和Au-Cu-Ag-Pb-As-Sb-Bi的元素组合。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黝铜矿族矿物有同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和锌砷黝铜帮等,其中,Fe-Zn、AsSb之间分别呈完全类质同象。在垂向上,黝铜矿的成分自上而下由富锌锑向富铁砷演  相似文献   
99.
清晨,我们一路颠簸抵达四川雅安后,再转乘车前往荣经。一路上,可观赏开满苍翠欲滴的山间雨丰术,我的心早已飞到了那个梦幻的圣山——牛背山。  相似文献   
100.
Ⅰ. INTRODUCTION. Ⅱ. DISTRIBUTION OF ESTHERIA-BEARING BEDS IN CHINA. (1) Estheria of the Laiyaug Formation, in Shantung. (2) Estheria of the Kweichow Series, in Hupef. (3) Estheria of the Liupanshan Series, in Kansu. (4) Estheria of the Kienteh Series, in Chekiang. (5) Estheria of the Nengkiang Formation, in Heilnngkia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