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65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41.
介绍了用静压注浆和高压喷射注浆工艺处理天津塘沽油库油罐基础沉降事故的方法过程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42.
叶照桂 《探矿工程》2004,31(3):29-30
通过岩庄水库涵洞顶管施工的接触灌浆事例,阐述了有关接触灌浆工艺的几个基本问题,对讨论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643.
介绍了GX-1型全液压旋喷钻机的设计思想、主要技术参数、部件的结构及现场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644.
水稻观测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稻观测11个观测大项中容易理解模糊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做了详尽的提示和说明,以利于台站观测人员正确理解规范,提高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645.
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拱顶块石回填后与围岩的间隙,并将干砌块石转化为压浆混凝土,改善衬砌结构物传力条件,用YTP—26型风动凿岩机等简易设备进行回填灌浆,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46.
特大预应力对穿锚索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峡永久船闸预应力对穿锚索施工为例,主要介绍了对穿锚索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尤其是锚索孔导正方法、效果以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47.
在各类岩体内 ,存在着许多影响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性质的岩体缺陷 ,对这些缺陷必须进行工程处理方能达到某种要求。目前几乎普遍存在着对处理方向和处理工艺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岩体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因而获效不甚理想 ,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48.
高压喷射注浆法在板桩码头防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压喷射注浆桩技术在某板桩码头防渗处理中的应用.该技术在板桩码头防渗的首次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9.
650.
张德华  刘士海  任少强 《岩土力学》2015,36(6):1707-1713
隧道结构的围岩-支护特征曲线理论表明,初期支护强度变化及支护时机将极大地影响隧道周围围岩的变形及应力分布。相应地,作为初期支护重要组成部分的喷射混凝土,其喷射后的强度增长变化规律及硬化速度也极大地影响着围岩的变形及应力重分布。为探明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规律及其硬化速度对初期支护性能的影响,结合隧道工程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喷射混凝土现场试验,建立了喷射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增长规律,确定了喷射混凝土硬化速度对初期支护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1)隧道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较快、较平稳,24 h抗压强度平均值为6.4 MPa,48 h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1.4 MPa。(2)在软弱围岩中提高喷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十分重要,是控制围岩变形和稳定的关键,喷混凝土早期强度越大,隧道初期支护作用越明显。(3)喷混凝土硬化速度对控制拱顶沉降变形效果较显著。与慢速硬化相比,喷射混凝土快速硬化时拱顶沉降减少10.4%,拱脚处减小17%,边墙水平收敛减少了30.7%。(4)喷射混凝土硬化速度对控制围岩塑性变形方面差异较小。(5)应充分考虑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硬化过程,不考虑喷射混凝土硬化速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初期支护性能,使其相应支护结构位移明显小于考虑硬化速度时相应的结构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