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0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对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构造带的几何展布及断裂的晚第四纪新活动特征取得了新成果。研究认为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是拜城盆地北缘近EW向展布的活动逆断裂-背斜带,它由库热格热木-巴什基齐克逆断裂-背斜带和吐孜麻扎-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组成,呈北缓南陡的不对称紧闭线状褶皱。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属典型的断层扩展褶皱,此类构造的地壳缩短主要是由控制背斜发展演化的断裂上盘整体抬升引起,褶皱隆起作用相对偏弱,变形量主要集中于断裂附近,背斜带晚更新世以来地壳缩短速率约为0.8~1.1 mm/a。通过对背斜南翼断裂古地震陡坎的测量,获得断层最后一次地震形成的陡坎高0.3~0.5 m,由此计算得到断裂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垂直位移速率为0.3~0.45 mm/a,表明喀桑托开背斜带未来具备发生强震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2.
倪康  武彬  叶现韬 《华东地质》2017,(3):168-174
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是阿尔金地区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Fe-Cu-Pb-Zn-Ag多金属矿集区。作为该矿集区的容矿地层,拉配泉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组合,其时代一直没有获得较好的限定。本文通过对拉配泉组三段流纹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拉配泉组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488±2 Ma,应属于寒武系,而非奥陶系、震旦系或蓟县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拉配泉组形成于岛弧环境,对该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2018年12月22日发生的巽他海峡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其火山监测情况,并提取了欧空局哨兵1A遥感卫星在火山喷发前后的遥感影像,通过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获得了火山锥体的坍塌范围;使用3DAnalyst软件模块对坍塌部分的DEM影像进行分析,计算出海平面以上火山锥体的坍塌体积约为54000000m3,海面以下崩塌锥体体积更加巨大,崩塌导致火山周围水体发生激荡形成海浪,海浪相干传播至周边海岸附近引发了巽他海峡海啸;海啸灾害主要发生在印尼万丹省西冷县和板底兰县西部沿海,与根据火山喷发引发海啸的传播路径推测的受灾地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4.
王波  张华  王宇  张贵  张文鋆  高瑜  罗为群 《中国岩溶》2020,39(3):319-326
在详细调查基础上,采用系统科学及水文地质分析方法,依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示踪试验、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喀斯特发育条件及发育规律等剖析论证流域边界,并通过钻探及示踪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对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南东部的水系统边界向北移进行了修正,证实了三塘一带深部不发育的喀斯特是地下水分水岭边界,使得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流域的径流系统和边界圈化更加准确;(2)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频繁,地表水径流特征主要以小江河在水库、河流、伏流间的径流转化过程为体现,地下水在侵溶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上层径流以泉、暗河的形式在泸西盆地底面排泄后转化成地表水,最终汇集于盆地南部、通过工农隧洞及落水洞排向小江,而下层径流则以小江水面为基准,通过深层径流排泄。   相似文献   
125.
【研究目的】喀腊大湾地区地处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堆晶辉长岩呈近东西向带状断续出露于阿尔金北缘断裂以南4 km,南北两侧与枕状玄武岩等基性海相火山岩共生产出。作为洋壳的主要组成岩石类型,堆晶辉长岩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早古生代阿尔金洋洋壳的演化特征。【研究方法】本文对喀腊大湾地区堆晶辉长岩开展了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测试和研究。【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喀腊大湾堆晶辉长岩分为伟晶结构和粗晶结构两种类型,并具渐变过渡特点,其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低K2O含量(平均为0.44%)、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LREE/HREE平均值为2.54)、Eu正异常(δEu平均为1.05)、Nb和Ta的负异常(Nb平均2.31×10-6、Ta平均0.16×10-6)等特征,反映其产于弧后盆地构造环境。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514~516 Ma,与相邻产出的中基性火山岩517 Ma非常接近,表明堆晶辉长岩形成于早古生代晚寒武世。【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喀腊大湾地区晚寒武世存在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6.
地层方面,重新厘定了地层区划界线并建立接奴群多仁组、日松组,发现了中晚志留世地层;厘定与划分了日干配错群,修订了欧利组并确定其时代,建立五峰尖组.岩石方面,建立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并划分构造-岩浆组合带;在南羌塘地区发现了海西期石英闪长岩石炭-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火山岩夹层及透镜体.构造方面,首次在班公湖-怒江带北侧划分出五峰尖-拉热拉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缘火山岩浆弧带Ⅲ级构造单元,将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划分为北亚带和南亚带两个构造单元,基本查明了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的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及其边界断裂特征,探讨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的弧-盆系时空结构,对班公湖地区中生代特提斯洋的演化规律作了系统总结.新发现一些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