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8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764篇
测绘学   171篇
大气科学   223篇
地球物理   427篇
地质学   2721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10篇
自然地理   36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961.
长江河口浮泥形成机理及变化过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76年以来,在长江河口盐水楔和最大浑浊带活动的河道进行了20余次现场观测,本文在现场观测资料基础上,确认长江河口浮泥由细颗粒泥沙组成,中值粒径在8-11.5um,小于2um的粘土占28.18%-36.39%,长江河口浮泥是悬沙在盐水混合环境中絮凝沉降于近义廾风暴潮再悬浮泥沙形成的高浓度浑水层,在成因类型上分为憩流浮泥,盐水楔浮泥和风暴潮浮泥,第1种在涨或落潮转流期低流时形成,规模大,厚度薄,第2种在盐水楔发育时形成,规模较小,厚度较大,第3种在大风后形成,规模大,厚度薄,第2种在盐水楔发育时形成,规模较小,厚度较大,第3种在大风后形成,规模大,范围广,若三者相遇,则浮泥厚度和范围最大,浮泥具有枯季,大小潮秽暴周期变化规律,长江河口河道多的浮泥层,浮泥层的变化与河口拦门沙的冲淤有良好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2.
海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藻类做吸附剂吸附分离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状况,从不同海藻吸附能力的比较、吸附机`理吸附模型、吸附剂预处理和吸附操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3.
This paper i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paper published in 1985,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irregular components of natural gases from the Sichuan Basin—the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C,H and S, the n-and iso-alkane predominance (C6-C13) of methane homologues, the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enzene and methylbenzene,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sulfur-bearing compounds including thiophen, thio-alcohol, etc. It is considered that natural gases from the Sichuan Basin have different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layers and locations, suggesting that they are controlled by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such as kerogen type, 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 and wall-rock assemblage.
  1. The type of source material (or precursor) is a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es. T3x-h and P2l produce coal-series gases with type-III source material dominant. The C and H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natural gases are heavier, the contents of C6H6 and C7H8 are high, C7H8/C6H6 < 1. the content of C4H4S is low, and the predominance in isoalkane (C6C13) is obvious. J1t. P1y. Z2b. etc. produce oil-series gases with type-I and -II kerogens dominant, indicating that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described above.
  2. The 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composition of natural gases.With increasing 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 the C and H isotopic compositions tend to become light. C1 and C2 isotopic values are nearly equal or even inverse, and C4H4S decreases in content.
  3. Wall-rock assemblage has apparent influence on the S isotopic composition. The Middle-Lower Triassic series belongs to sulfate-carbonate formations enriched in gypsum. Therefore, the (δ34S values of natural gases are relatively high (< 20 %.) against the lower values for other layers due to the absence of gypsum layers.
  相似文献   
964.
文章从分形理论的角度对岩爆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岩爆的力学机制,列举了预测岩爆的理论方法和现场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岩爆预测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岩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65.
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及恩平组烃源岩类型复杂,虽然半深湖相、浅湖相、陆源海相和三角洲相等均有揭示,但有机质富集机理不明,导致对该区烃源潜力及主力烃源岩的认识长期存在分歧。本次研究通过对已钻遇的不同类型烃源岩主微量元素及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特征等分析,剖析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发育与保存条件,首次揭示了白云凹陷不同类型烃源岩的有机质富集机理。结果表明:白云凹陷浅湖相烃源岩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文昌组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范围为0.4~14.3μm,分布较广,平均粒径为6.8μm,而恩平组烃源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范围为4.9~15.9μm,平均粒径为8.7μm,整体处于次氧化环境;半深湖相烃源岩初级生产力水平低于浅湖相烃源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范围较窄,为5.6~8.0μm,平均粒径为5.8μm,处于硫化-次氧化环境,具有较好的有机质保存条件。陆源海相烃源岩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有机质保存条件较好,接受陆源营养物质输入,有机质较为丰富。三角洲相烃源岩接受大量陆源碎屑的营养物质输入,沉积物堆积效率高,埋藏较快,草莓状黄铁矿平均粒径>7.0μm,且多见自形黄铁矿,处于氧化—强氧化环境,有机质保存条...  相似文献   
966.
桑树勋  牛庆合  曹丽文  王伟 《地球科学》2022,47(5):1849-1864
为揭示CO2注入煤岩力学响应特征及机理,回顾了CO2注入煤岩力学性质影响因素、CO2注入对煤岩大分子-孔隙-裂隙结构改造作用和煤岩力学参数的统计模型、理论模型与智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CO2注入煤岩力学性质受控于煤阶、CO2压力、水分、围压和时间等因素,CO2注入压力的增高、水的加入及时间的延长均会进一步降低煤岩力学性质,而围压对CO2注入力学性能弱化具有一定改善作用.CO2水溶液通过溶胀作用、萃取作用和塑化作用促使煤岩大分子结构重组,通过微晶结构改变、化学溶蚀和非均匀变形改造煤岩孔隙结构,通过化学溶蚀、膨胀应力和化学-应力耦合作用诱发煤岩结构损伤,均不同程度引起煤岩力学性能弱化.在CO2注入煤岩力学参数预测模型中,类Langmuir模型、广延指数模型和修正的粘聚力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智能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准确度可达99%以上.本次研究为科学评价CO2-ECBM安全性和促进深部煤层CO2高效注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7.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21-624
矿区位于秦岭-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东延部分,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西南缘,夹峙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之间。地层为下元古界东海群阿湖组变质岩系,主要为一套片麻岩夹片岩组成。通过对矿区构造、地层、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其认识对矿区以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8.
煤储层应力敏感降低储层渗透率,进而影响煤层气井产能,如何降低排采中的应力敏感性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为了弄清不同煤阶煤储层的应力敏感性特征及差异性,分别采集樊庄高煤阶煤、保德中煤阶煤和二连低煤阶褐煤的样品,系统开展加载和卸载过程中不同煤阶煤的应力敏感性实验,并对应力敏感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煤阶的升高,煤样的应力敏感性逐渐增强,含明显裂缝的样品敏感性更强。加载有效应力10 MPa条件下,相比初始渗透率,二连低煤阶褐煤样品渗透率下降79.26%,卸载后不可逆渗透率损害率平均33.4%;保德中煤阶煤样渗透率下降79.4%,卸载后不可逆渗透率损害率平均51.4%;樊庄高煤阶煤样加载后渗透率下降92.33%,卸载后渗透率只能恢复30%左右。产生这种差异的机理主要是由于不同煤阶煤的物质组成、孔裂隙结构以及渗流通道不同造成的。低煤阶煤变质程度低,主要发育大、中孔隙,割理–裂隙不发育,为基质孔隙–喉道渗流,渗透率主要受连通喉道控制,应力加载时主要是大、中孔压缩变形严重,而尺度较小的喉道受压缩变形小,因而其应力敏感性相对弱;而高煤阶煤孔隙以微、小孔为主,镜质组含量高,割理–裂隙发育,控制其渗透性,应力加载时微、小孔难以被压缩,而裂隙抗变形能力弱,易发生韧性变形破坏或闭合,卸载后也难以恢复,表现出强应力敏感特征。考虑到高煤阶煤储层埋深更大、应力更高,因此其应力敏感性对产能伤害大,排采初期宜以较小强度进行,降低不可逆渗透率伤害,扩大压降范围;而低煤阶煤储层本身应力低、渗透率较高,应力敏感对产能影响相对较小,排水期可适当加快速度,提高排水效率。   相似文献   
969.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5号断裂带志留系碎屑岩层段钻井液漏失严重。顺北5号断裂带SHB5-7井岩芯资料、岩芯样品10余块、20口漏失井的钻井、测井、FMI成像测井、地震资料(1 562 km2)及岩石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志留系碎屑岩地层的构造活动强度、裂缝和岩性控制了碎屑岩地层漏失。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和柯坪塔格组漏失特征差异较大,漏失层分布呈现“纵向分层、平面分段”的特点,塔塔埃尔塔格组上段漏失频次(57次)高于下段(31次),柯坪塔格组上段(11次)、下段(15次)漏失频次高于中段(9次),5号断裂带中段和南段漏失频率高。漏失点岩性多为(粉)砂质泥岩(测井解释泥质含量介于55%~80%),漏失点孔隙度普遍较低(孔隙度介于1%~5%),漏失点处多发育低角度裂缝,漏失点距断层面水平距离普遍小于150 m。根据漏失点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漏失速率和距断层距离将漏失类型分为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其中裂缝型(诱导缝、天然裂缝)漏失最为普遍。顺北5号断裂带志留系碎屑岩段地层漏失机理为断层及其伴生裂缝系统在井筒—地层压力差的作用下开启,钻井液经裂缝渗入地层造成井漏。研究成...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