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1篇
  免费   605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测绘学   1519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728篇
海洋学   43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56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低空遥感是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点特征是最常用的影像特征,目前存在多种点特征提取算法.本文根据低空遥感数字影像的特点和实际应用中的要求,利用探测速度、适应性、提取效能三个特征提取算法的比较标准对常用的点特征提取算子进行了比较.为针对不同特点的低空遥感数字影像,选择某点特征提取算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明冬萍  邱玉芳  周文 《测绘学报》2016,45(7):825-833
如何有效地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所需信息,是遥感图像处理和应用的关键,而尺度选择问题一直是影响遥感信息提取精度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论述了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解决遥感影像模式分类中的尺度问题的理论基础。针对面向对象影像分析问题,将影响遥感影像多尺度分割的尺度分割参数概括为空间属性分割参数、光谱属性分割参数和影像对象面积阈值参数,并分别提出了基于统计学的尺度参数估计方法。以SPOT-5影像面向对象农田提取为例,基于变异函数方法进行了尺度优选试验,系列尺度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空间统计学尺度估计得到的尺度分割结果进行分类能得到最高的精度,进而证明了基于空间统计学方法进行面向对象信息提取尺度估计的有效性。该方法是完全数据驱动的方法,基本不需要先验知识参与。不同于以往分割后评价的尺度选择方法会占用大量计算资源且耗费大量时间,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面向对象信息提取的精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面向对象信息提取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3.
沈大勇  蒙印  杨井源  朱桂海 《测绘》2014,(6):250-253
倾斜摄影技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可同时从一个垂直和四个倾斜等五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能够实现高效、快速的三维建模,但受到航摄盲区以及匹配错误等影响,通过倾斜影像自动生成的三维模型会存在无三角网的空洞区域,尤其是水面区域。本文主要针对倾斜摄影生成的实景三维模型数据,通过空洞区模型导出,边界自动提取,三角网重构等方法来实现空洞修补。  相似文献   
34.
铼—锇同位素分析中试样化学预处理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用于Re-Os同位素体系分析的化学前处理技术的发展。简要介绍了卡洛斯管熔样法、Os的CCl4提取、溴提取和微蒸馏方法。卡洛斯管封闭熔样方法,有效地防止了Os的挥发损失和保证了Os同位素平衡,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熔样方法。蒸馏法仍是分离和纯化Os的有效方法,溶剂(CCl4)提取和溴提取法在许多实验室里应用,而微蒸馏则是Os的二次纯化的主要方法。Re的化学分离和纯化仍是离子交换和萃取法。引用主要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35.
大连海港常采用高黏粒吹填土作为吹淤造陆工程土料,但高黏粒吹填土的黏粒含量大,真空预压处理地基时竖向排水体四周常常被黏粒淤堵,延误工程进度。为深入研究该类吹填土工程地质特性,基于室内物理模型采用80 kPa真空预压技术处理高黏粒吹填土,针对淤堵难题进行分析。通过测试土体的物理化学参数,建立含水率、易溶盐总量、钠离子含量、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等物理化学指标的特征分布曲线。结果表明:80 kPa真空预压处理的高黏粒吹填土含水率与易溶盐总量、酸碱度等化学指标呈反比;竖向排水体四周吹填土的易溶盐含量较大,有机质含量高;阳离子交换量与酸碱度呈正比。同时物化指标在排水板四周富集的现象反映80 kPa真空预压处理的高黏性吹填土固结状况,同时建议真空预压处理过程中采用分级真空预压方法,改进高黏粒吹填土地基处理,以降低淤堵状况。  相似文献   
36.
针对海底复杂地形地貌场景,以及自主水下潜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航行时存在扰动,搭载大量程侧扫声呐设备进行广域快速搜探时,采集的侧扫声呐数据在生成图像时,存在严重的瀑布图畸变、增益失衡、亮暗不均的问题,难以直观呈现海底地形地貌。结合侧扫声呐成像原理、侧扫声呐设备特点、AUV 运动传感信息、图像处理方法,提出融合运动特性与海底基线提取的畸变校正方法、融合侧扫声呐设备特性的垂向增益校正方法、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的亮度校正方法。实验表明,所述方法可清晰呈现地形地貌信息。  相似文献   
37.
采用Chelex-100树脂法制备了26个物种(分别属于腔肠动物门、海绵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的共生藻以及一株纯培养共生藻的DNA样品。通过PCR扩增叶绿体23S rRNA基因片段获得了26个有效序列,测序比对结果显示获得的序列与扩增目的基因相符。该方法不仅样品消耗量小、操作时间短、设备需求低廉,而且可以避免使用有害化学试剂。这是一种高效、环保的DNA提取方法,可为共生藻分子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8.
地电化学方法作为覆盖区矿产资源勘查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原理是在人工外加电场作用下,将近地表介质中呈电活动态的物质选择性地提取,通过研究电提取元素组合、含量分布及异常特征,进而提供找矿信息的一种勘查方法。笔者通过在内蒙古洛恪顿矿区开展地电化学勘查研究,验证了地电化学法在内蒙古东乌旗风成砂覆盖区勘查的有效性,并通过对不同提取时间、不同密度的载体物质等提取条件的对比研究,确定在该区进行地电化学勘查的提取时间为24 h,载体物质选用高密度泡塑。  相似文献   
39.
杜国云 《第四纪研究》2015,35(2):475-483
以SRTM3-DEM为数据源,在ArcGIS支持下,采用水文分析以及DEM分析数据与地质图、卫星图像和地形图区域数据综合对比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莱州湾南岸的弥河、白浪河、潍河3条典型河流河网河间地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流域河间地比率的空间关系、流域地貌侵蚀对比与区域变化、全新世河型及河型转换以及区域地貌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通过DEM的水文分析、河网提取、河间地制图,得到了每条河流、每种累积流量取值下河网中的河间地,从而提出了快速提取河间地的一种新方法.区域空间上,河间地比率自西向东存在弱的增大变化.流域侵蚀综合分析表明:3条河流曾明显下切,即西部的弥河以单河道截切式下切; 中部的白浪河以拓展式下切; 东部的潍河呈嵌入式下切.表明西部侵蚀下切幅度大于东部(西部河流侵蚀速度快于东部),从而印证了河间地比率西小、东大的空间变化.对古河型(/河网)分析表明,全新世以来有网状河、扇状分汊河、汇聚型河、顺直河和曲流河5种河型.河型转换受控于气候变化、基准面下降和不均衡的构造抬升.将研究区全新世的河流地貌演化分为全新世早阶段、全新世中期早阶段、全新世中期晚阶段、全新世晚期早阶段和全新世晚期晚阶段5个阶段.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解过去2000年北半球温度变化特征, 本文基于16条长度超过2000年的树木年轮年表, 利用最优信号提取法重建了过去2000年北半球年平均温度序列。结果显示, 过去2000年存在1个极端低温年和4个极端高温年、50个低温年和53个高温年, 以及2个冷期和3个暖期。其中, 第一个冷期大约在500~550A.D., 这期间出现了8个低温年, 第二个冷期是小冰期(1450~1850A.D.), 出现了38个低温年和1个极端低温年。3个暖期除发生了17个高温年的中世纪暖期(900~1250A.D.)外, 1000A.D.前还存在一个大约是在400~500A.D.的暖期, 该时期发生了1个极端高温年和11个高温年。第三个暖期是受人类影响显著的20世纪暖期, 该时期未出现极端低温年和低温年, 而出现了2个极端高温年和21个高温年, 这意味着在全球持续增温的情景下, 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低温年和极端低温年再次出现的概率很小。对重建温度变化进行归因分析, 发现大西洋多年代际涛动(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简称AMO)、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均对北半球的温度变化有贡献。年平均AMO指数可以解释36% 的年代际以上尺度的温度变率, 而太阳活动的贡献仅限于与北半球的温度序列具有类似周期信号, 其相关性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这表明AMO可能是北半球过去2000年年平均温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但由于AMO指数重建时包括了与本文资料的地理位置相同的资料, 那么资料本身的相似性可能会影响AMO和北半球温度的关系, 未来需要利用海洋沉积等其他类型的地质记录重建AMO指数, 以进一步对比检验AMO的贡献。重建结果与全球34个强火山事件对比发现, 火山爆发后的第一年北半球降温最为明显, 这种降温效应在第四年完全消失, 说明火山爆发对北半球年平均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际尺度上, 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