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提高地震勘探采集数据分辨率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进一步提高解决地质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其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着重介绍通过改进地震仪及检波器的性能,获得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数据的方法原理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2.
珠江口颗粒物吸收系数与盐度及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水中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可表达成非藻类颗粒物与浮游植物的吸收系数之和,利用可定量测量的滤膜技术(QFT)测定水体中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可用指数衰减规律来描述;光谱斜率S较离散,但平均值与文献报道的一类水体S的平均值很接近;光谱截距ad0(λ0)随盐度增大而减小,二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浮游植物的比吸收系数和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但是,比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还与波长有关,在叶绿素a的2个吸收峰443nm和670nm附近非线性关系特别明显,而在530-640nm之间两者的非线性关系则较弱。  相似文献   
63.
土壤溶液既是养分,又是养分载体,在养分由岩土→水(土壤溶液)→植物体系统中起着中介的作用,本文以金丝小枣所需养分供、输、耗系统为主线,采用生物─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分析计算输入系数、配比系数、吸收系数等一系列生物─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探讨地质环境影响枣林品质的作用机制,即地质环境的农业生态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64.
油气储层是典型的多相介质,目前油气检测中依据的单相介质理论容易造成预测结果的多解性。为了更准确地检测油气,以Biot双相介质理论为基础,推导吸收系数表达式,建立能量密度衰减方程,利用广义S变换对地震资料进行频谱分解,分析介质含不同流体后地震波各频率成分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当双相介质中所含流体性质不同时,地震波的频率衰减也不尽相同,当储集层中含油气时,地震波频率衰减量显著增大,低频能量衰减小,高频能量衰减大,在频谱上表现为低频能量相对增强,高频能量相对减弱,整体能量向低频移动。对比实际工区的低、高频能量剖面和衰减剖面,将地震波的衰减规律运用到油气检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运用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5.
在基于褶积模型的子波提取中,大多假设地震子波为最小相位性质。虽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进行了相位转换和Q补偿处理,但从实际地震记录中提取的地震子波,大多也表现为混合相位性质。提取吸收系数大多采用地震记录谱模拟方法,即用地震记录振幅谱平滑代替子波振幅谱,这样就会存在一个误差项,给以常规方法提取的吸收系数地震剖面属性解释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针对以上问题,在地震叠偏剖面上,动态计算地震子波的振幅谱和相位谱,可得到任意相位性质的地震子波,采用谱比法并应用相位项提取较准确的吸收系数。利用动态子波提取的吸收系数剖面,精细显示出储层中含油气和未含油气区域的明显差异,结合嘉陵江组一段动态吸收系数平面图分析,为工区储层的精细解释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双光子湮灭造成的γ射线吸收是γ射线天文学辐射转移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相对论变换,将目前QED理论给出的仅在动量中心参考系中表示的双光子湮灭截面推广到实验室系(观测者系),并用湮灭前两光子的能量hw,hw‘及夹角θ表示此截面,便于γ射线在天文学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在各向同性周边辐射场的一般前提下,求出方向平均的简化截面公式σ(w,w‘),得出方向平均的湮灭阈值条件和湮灭概率最大时两个光子能量的匹配条件。进一步确认在γ射线天文学中,双光子湮灭截面和γ光子-电子的康普顿散射截面确有可比性。最后完成了天体物理中几种常见低频辐射场如热韧致辐射场、黑体辐射场以及非热的幂律场中双光子湮灭吸收系数krr(hw)-hw的计算曲线,并给出较详细的物理讨论。  相似文献   
67.
灰岩地区岩溶发育对城市建设有着极大的威胁,一般岩溶探测主要采用钻探勘探,很难充分反映地下岩溶发育规模与特征,而跨孔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能查明工区地下岩溶发育及延伸情况.对钻孔间地层进行电磁波层析成像正演,表明电磁波层析成像对岩溶勘察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结合地铁轨道交通岩溶勘察实例,应用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反演电磁波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68.
太湖遥感反射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10月4-8日在太湖全湖范围32个样点的水体光学参数和理论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太阳天顶角θ、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比值b/a及表征光场分布的参数Q对太湖遥感反射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遥感反射率随θ的增大而增大,且当θ较小(0.~20.)或较大(80.~89.)时,其变化对遥感反射率增幅的影响较小;当b/a...  相似文献   
69.
孔间电磁波CT法不仅在岩溶探测以及岩浆岩地层岩石风化界面的探测,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左江电站坝基岩浆岩地层的霏细岩,岩石中含石英、长石、蒙脱石等矿物,加上应力作用易隐存风化界面及软弱夹层,直接影响坝基安全。提出运用不断改进的孔间电磁波法及CT处理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反演成像,结果显示,实际观测的吸收系数值与岩样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在所探查的3对钻孔剖面,数字图像清晰给出了岩石结构和风化层界面深度,结果已得到钻探验证,为左江电站坝基帷幕灌浆深度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0.
复杂的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决定了建设摩崖石刻工程的位置和规模,但边坡上发育的崩塌、坠石等地质灾害和多变的地形地貌条件严重影响了边坡地质工程勘察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勘察技术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应用孔间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探测和评价边坡工程内破碎带、岩溶以及岩体完整性变化等地质工程问题以及地质解释的关键技术.电磁波衰减特征及电磁波衰减吸收系数的变化趋势和异常结构特征可以有效地反映边坡岩体内节理发育带、岩溶以及场区具控制作用的溶蚀断裂带的发育深度及影响范围,评价边坡岩体完整性的垂向分带和空间分区特征,为边坡工程建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