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1篇
  免费   809篇
  国内免费   487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31篇
地质学   1938篇
海洋学   73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71.
昌马断裂带的水平断错与强震重复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32年昌马地震(7.6级)震中区(昌马盆地—西水峡断陷谷地内)的大比例尺活断层填图(1:5万),获得了沿地震断层带分布的时代、规模不同的山脊及冲沟的水平断错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断错量具明显的分级特点,全新世以来,最大一级水平位错量平均为39米,平均年滑动速率为4.1毫米/年。 依据古陡坎侵蚀斜面的主坡角与其年龄的相关统计公式,求得最近一次历史未记载的强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约1968年,它与1932年昌马地震的间隔时间为1911年,由这些资料粗略的求得昌马断裂的蠕滑速率为1.37毫米/年,占整个走滑量的31.8%。本文由上述资料求得昌马断裂带的强震(M≈7.6)重复周期约为2051年。  相似文献   
172.
鲜水河断裂带未来三十年内地震复发的条件概率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近十年来,长期地震预测或地震潜势研究的新趋势是:由确定性分析逐渐转向概率性分析。作者根据通用的地震复发概率分布函数,并在由地质方法确定的给定大小事件平均复发间隔的基础上,对鲜水河断裂带各段落上未来30年内强震或大地震原地复发的条件概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带上有三个段落地震复发的可能性很大或较大,按概率值的大小依次为:松林口—老乾宁(57%—97.5%);金龙寺—色拉哈垭口(31%—78%);仁达—恰叫(12%—59%)。由于康定附近段落历史地震情况复杂,实际的危险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文中最后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3.
对宜宾地区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粘土岩,粘土质板岩进行采样分析后,发现二个含金丰度较高的地区。其含金层位和岩性、岩相特征与黔西南发现的相同时代金矿床的情况极相似。含金高丰度区可作为今后找金矿的靶区。  相似文献   
174.
从金源、构造演化、河流水系的分布、水动力学条件等的分析,认为陇南地区现代砂金矿的空间分布总体方向是受区域深断裂控制,金源层及含金建造的出露与剥离以及河流水系的分布情况对圈定砂金成矿远景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砂金的区域成矿特点,认为平行临潭—凤县深断裂分布的碌曲、宕昌、两当槽形沉降带的北缘,甘肃东南部嘉陵江流域的西汉水、白龙江、燕子河、白水江等水系,金源充足、河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广,地形地貌条件有利,所以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而渭河流域成矿条件则较差。  相似文献   
175.
赣东北金山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相似文献   
176.
郯—庐断裂带南延入湖南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舜全 《湖南地质》1990,9(2):77-82
郯—庐断裂带纵贯中国东部,规模巨大,长期、多次活动,对该区的地质发展,岩浆活动和矿产的分布均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目前,地学界对其北段和中段的存在已无异议,但南延问题仍处于众说纷纭的争论局面。笔者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基本地质特征的认识,并与湖南、江西存在的深大断裂进行对比,同意前人将郯—庐断裂带与赣江断裂相连的意见,认为它南延进入湖南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77.
178.
179.
180.
论太古宙含金剪切带的成矿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