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46篇 |
免费 | 599篇 |
国内免费 | 98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8篇 |
大气科学 | 697篇 |
地球物理 | 423篇 |
地质学 | 3068篇 |
海洋学 | 267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249篇 |
自然地理 | 2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183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60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127篇 |
2015年 | 146篇 |
2014年 | 229篇 |
2013年 | 159篇 |
2012年 | 207篇 |
2011年 | 221篇 |
2010年 | 206篇 |
2009年 | 181篇 |
2008年 | 182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149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125篇 |
2003年 | 135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126篇 |
2000年 | 140篇 |
1999年 | 139篇 |
1998年 | 132篇 |
1997年 | 164篇 |
1996年 | 139篇 |
1995年 | 146篇 |
1994年 | 156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131篇 |
1991年 | 102篇 |
1990年 | 99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38年 | 1篇 |
192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3.
本文用样条函数法实现了二维位场的向上延拓和向下延拓,向上延拓用样条函数法计算泊松积分,向下延拓用样条函数法求解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模型和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方法正确可行且精度高。 相似文献
144.
145.
在南海市新村水库南侧的早第三纪紫红色含铁钙质石英粉砂岩夹含钙砂质泥岩中发现的哺乳在叉齿兽?Hypsilolambda sp.化石,产出层们位在含钙藻Cadiaceae的灰岩、泥灰岩(标志层)之上;含化石地层的岩石特征及生物化石组合特征与三水盆地布心组大岗段相似。建议划归古新世大岗段。 相似文献
146.
为揭示黔北下石炭统含铝岩系的沉积环境,本文利用贵州遵义县后槽TC718剖面系统试样的粘土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测试及特征分析.含铝岩系粘土岩与下伏桐梓组粘土页岩在矿物组合和成分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水云母的结晶度指数、开形指数在剖面纵向上有三个变化拐点一是含铝岩系与下伏桐梓组粘土页岩分界处;二是含铝岩系上、下段的接触带;三是含铝岩系顶部含炭质粘土岩出现的临界面.其变化特征表明,本区下石炭统含铝岩系粘土岩段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铝质岩段为残积-坡积相,顶部为大陆湖沼相;下奥陶统桐梓组页岩段为海相. 相似文献
147.
148.
联合古陆演化周期中超大型含煤及含油气盆地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联合古陆———Pangea的拼合与裂解反映了地球系统内部的巨大变革,这一过程根本上改变了浅部圈层的构造和环境。地史上超大型含煤盆地及含油气盆地与Pangea的演化周期密切相关。在石炭纪及二叠纪拼合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超大型聚煤盆地;晚侏罗世Pangea开始裂解,出现全球性裂陷作用期,大西洋张开,许多与裂陷有关的大型叠合盆地形成。在这些盆地中已发现十余个与晚侏罗世烃源岩有关的巨型含油气系统。上述情况表明Pangea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对能源资源聚集极为有利的古构造、古环境和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49.
变质作用矿床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代矿床学研究已初步摆脱经典和相对立的内生及外生作用矿床的研究范围,走向一个以整体地质环境为背景,以各种地质作用相互联系为基础的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从矿床的源区和源岩出发,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下特别是与挥发组分的参与相结合,追溯其矿床的形成过程。变质作用矿床是一类中间型的矿床,属于近源迁移型。在原有地壳中含矿建造和矿源层的基础上,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它的后期混合岩作用过程,并通过变质作用传导体制的不同阶段中出现的流体的参与,形成一系列由前变质矿床直至混合岩化期后矿床。文中对影响变质作用矿床的控制因素及其地位作了扼要的叙述,进行了变质作用分类的探讨,并从其传导体制中出现的热流及其形成环境上,与岩浆型花岗岩期后热液型进行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0.
吐哈盆地煤成烃形成与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哈盆地下,中侏罗统水西沟群是一套厚达2000m以上的河治-湖治相煤系地层,其中煤岩及暗色泥岩是已发一油气藏的主要烃源岩。该区煤岩显微组成以镜质组为主,惰质组,壳质组次之。富氢的基质镜质体和木栓质体是煤优烃的主要贡献者,角质体,孢子体等组分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