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5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1300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74篇
地质学   4294篇
海洋学   136篇
综合类   292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4篇
  1939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利用TM数据快速提取含矿蚀变带方法研究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马建文 《遥感学报》1997,1(3):208-213,224
热液蚀变岩类是在含矿热液作用下引起原岩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结果,因此蚀变岩类往往与内生产矿产伴生,有时其本身就是含矿体。不同蚀变矿特级组合具有独特的光谱响应,但是光谱的反射和吸收产特征较弱称为遥感找矿弱信息标志。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99.
琚宜文 《矿井地质》1997,(2):7-13,6
本文对海孜煤矿已采区层滑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层滑是以北西--南东滑动方向为主体的复合式构造。它常发育在7、10等煤层顶板附近,而以7煤层为最严重,这是7煤层形成急剧增厚变薄以至不可采区的主要原因。层滑煤厚变化带不仅在平面上的展布具有方向性、等距性和分区性等特点,而且还表现为不同方向的叠加复合,由于上述特征,层滑构造对煤矿生产产生了多种影响。在工作中利用构造煤厚规律对未采区开展了构造预测,  相似文献   
100.
作者利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若尔盖铀矿床含矿热液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含矿热液具有高温高压性质,来源于深部,而不是大气降水或由大气降水成因的地下水,随着含矿热液的演化,从早阶段到晚阶段,其温度、压力、碱度及氧逸度降低,而氧化还原电位升高,说明铀在相对还原条件下迁移,而在相对氧化的成矿环境中被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