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肖忠  华家鹏  赵东  汪志碧 《水文》2003,23(4):41-44
以长江上游朱沱水文站资料为例,试验探讨了水文测站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在选定位置取样时。在靠近岸边水流处采取边沙,建立边沙~单沙关系,由边沙推求单沙,再通过单断关系进一步推求断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较好地控制含沙量的变化过程,且在悬沙资料的收集、整理、整编过程中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62.
河工动床模型存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工模型是解决江河治理及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泥沙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研究了河工动床模型设汁与试验过程中存在的几何变态、推移质泥沙级配选配、时间变态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泥沙特性和输移规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通过对不同河段的泥沙特性和输移规律的对比分析,确认长江河口来沙丰富,在河口潮流不对称和重力环流的作用下,大量泥沙向滞流点辐聚,形成最大浑浊带。最大浑浊带含沙量高,泥沙絮凝沉速快。潮流强劲,引起床沙再悬浮,输沙能力强。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活动区与河口拦门沙位置基本一致。本研究成果对于加深认识河口拦门沙的成因和变化,以及航槽治理具有重大的现实间义。  相似文献   
64.
《地理教学》2005,(2):44-44
记从“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专家研讨会”获悉,未来黄河在无外流域调水的情况下,水少沙多的矛盾将更加尖锐。据预估,黄河2001—2050年进入下游水量平均仅约180至200亿立方米左右,而平均来沙量在8至12亿吨左右,平均含沙量在每秒40至67立方米左右,均高于历史时期和现在时期的平均含沙量。  相似文献   
65.
流量沿程变化的不平衡输沙含沙量过程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水沙运动机理出发,将简化的一维不平衡输沙模型与假定河道水量调节为线性水库式调节前提下推导出的河道流量沿程变化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冲积性河流含沙量过程预报模型。并利用花园口—夹河滩河段以及龙门—潼关河段水沙资料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由于模型考虑了流量沿河道纵向上的变化,而使模型的模拟预报效果较单一的一维恒定均匀流不平衡输沙模型有明显改善,含沙量模拟预报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66.
黄土丘陵区雨强对水流含沙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晓燕  刘昌明  党素珍 《地理学报》2019,74(9):1723-1732
以黄土丘陵区的3个典型小流域为重点对象,基于不同时期实测的1300多对雨强和含沙量数据,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情况下的雨强—沙峰含沙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峁坡尺度上,含沙量总体上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但在既有峁坡、也有沟坡的各级流域尺度上,无论流域层级高低或面积大小,雨强对含沙量的影响均存在明显的阈值现象,当雨强超过该阈值后,洪水含沙量不再随雨强增大而增大。雨强阈值随林草覆盖程度增大而增大,如研究区在1956-1969年下垫面情况下的雨强阈值为10~15 mm/h、1990-1997年为20 mm/h,目前估计达40 mm/h。由于流域尺度上雨强大于10~15 mm/h的降雨几乎每年都有发生、20世纪50-80年代的林草植被变化不大,加上黄土丘陵区产沙主要靠坡面水流对地表土壤的冲刷,而贴地表水流的流速不会随流量的增大而无限增加等原因,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土区支流的年最大含沙量基本稳定的现象。  相似文献   
67.
特枯水情对长江中下游悬浮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长江中下游气象资料、历史水沙资料和2006 年10 月现场水沙观测资料, 分析了 典型枯水年大通站的月均径流量和输沙率特征、2006 年特枯水情产生的气候背景以及对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和悬沙粒径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 枯水年长江干流输沙量有显著的减少, 2006 年特枯水情下大通站汛期输沙量仅占多年平均值(1985-2000 年) 的19.8%。在特枯水情 和三峡工程蓄水的背景下, 2006 年10 月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平均为0.057 kg/m3, 只占 2003-2005 年10 月平均值的20.6%。2006 年10 月长江中下游悬沙中值粒径平均为4.8 µm, 悬沙中值粒径只占多年平均值的26.3%, 占近期平均值的41.8%。含沙量、悬沙粒度和中游 河床冲淤特性的综合分析表明, 城陵矶-湖口河段水沙垂向交换强, 是三峡兴建以后近期河 道调整频繁的河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对长江干流含沙量的贡献较大, 尤以鄱阳湖的贡献最大, 长江中下游其他支流对长江干流含沙量的贡献较小。汉江和巢湖对长江中下游悬沙粒径的影响相对较大, 而洞庭湖和鄱阳湖则对悬沙粒径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8.
李瑞杰  丰青  郑俊  江森汇 《海洋通报》2012,31(6):607-612
根据日照、舟山等近岸海域实测流速与含沙量资料,对流速采用构造的方式得到结构简单、适用于工程计算的流速垂线分布规律;基于工程应用的便利性原则,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改进了Van Rijn含沙量垂向分布公式,并利用实测资料对其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推导得到的流速垂线分布公式和改进的含沙量垂向分布公式与实测资料吻合程度较好,能够客观反映流速垂线和含沙量垂线分布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9.
不同来源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流量-含沙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50-1960年及1974-1985年实测洪峰水沙资料,分析了不同来源区洪水对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水文站流量 含沙量关系的影响,以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马莲河和北洛河总来水量占三门峡、黑石关、小董总水量的20%或25%以上作为中游粗沙来源区洪水,以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马莲河和北洛河总来水量占三门峡、黑石关、小董总水量的20%或25%以下作为细沙来源区或少沙区洪水。这样,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水文站平均流量 平均含沙量关系可分为以增加平均含沙量为主和以增加平均流量为主的两个区。同时,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马莲河和北洛河的洪水,大大增加了黄河下游平均来沙系数和平均含沙量,并导致全下游河段的必然淤积。  相似文献   
70.
《地图》2009,(3):12-13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它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过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后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最后在渤海之滨入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