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87篇
海洋学   10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0 毫秒
561.
铜转炉渣中钴的载体矿物在酸解中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彤  凌云汉 《矿物学报》2001,21(3):373-376
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波谱并辅以化学物相分析进行了铜转炉渣及其加工产物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铜转炉渣主要由铁橄榄石和铁酸盐(磁铁矿)以及少量玻璃相组成,铜呈冰铜相主要嵌布于铁酸盐之间,钴则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铁橄榄石和磁铁矿晶格中部分Fe^2 ,作为氧化物富集其中。在酸解中铁橄榄石和铁酸盐均发生分解,使冰铜相得以解离,铁和钴则转化为可溶性硫酸盐,随后被浸出。铁酸盐分解不完全是影响钴浸出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2.
铀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负矿有密切关系的有机质主要是腐殖酸(HAS),富里酸(FAS),微生物及细菌,腐殖酸与铀酰存在着强烈的吸附,络合及还原关系。微生物和细菌在铀矿形成过程中也起到很微妙的作用。在研究手段上包括试验,计算,热解分析,X-线分析,烈变径迹分析,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顺磁共振,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3.
564.
化学风化作用,使滇池地区下寒武统磷块岩形成大面积风化矿石,矿石构造疏松,可以通过简单的擦洗-脱泥使精矿品位有较大的提高。选矿试验结果证实,只有自然粒度擦洗才是合理的选矿工艺。根据自然粒度擦洗结果书风化磷块岩划分为“制酸矿”、“擦洗制酸矿”和“非制酸矿”3种“工业类型”。其原矿石分别出自不同的沉积古地理环境,且有不同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据此可以通过原矿对风化磷块岩的擦洗结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65.
溴加氯化钠溶解含金矿样中的金是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金的最佳溶剂。该溶剂对金的溶解速度272mg/cm3·d。利用聚胺酯泡沫塑料(以下简称泡塑)富集含金矿液中的金,在该体系中如何选择泡塑吸附的最佳条件,是本文的关键。含金泡塑采用无臭灰化技术,以达到方便测试的目的。通过大量样品、标样测试,与经典方法对比,与省局测试中心外检结果对比,证明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566.
张肇宏 《岩矿测试》1990,9(2):148-149
地质样品中痕量Au的分析较多采用湿法溶解样品。最常见的是采用浓王水或1 1王水在烧杯或聚碳酸酯溶矿瓶中溶解样品。对于王水能否把地质样品中的痕量Au全部溶出,在酸不溶物中残留多少Au,残留量对分析质量是否有影响的问题,各文献提法不一。文献介绍:王水溶解低含量Au样时偏低15%;溶解石英岩尾矿,Au结果偏低10-30%。又指出:在金矿区围岩和某些酸难溶硅酸盐矿物中采用王水分解样品,在溶矿时不加入HF作助溶剂,其Au结  相似文献   
567.
通过分析比较 2个螺旋藻物种 7个品系胞外和胞内核酸酶活性 ,确定了抑制胞外和胞内核酸酶活性的方法。用液体培养基清洗两次可消除胞外核酸酶活性 ,添加 EDTA(2 m mol L-1)可显著地抑制胞内核酸酶活性。高温 (6 5℃ )处理也能显著抑制胞内核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568.
抑制螺旋藻胞内核酸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柯珍恋  徐虹  章军 《海洋科学》2003,27(1):34-37
螺旋藻细胞内较高的胞内核酸酶活性是外源基因转化螺旋藻的主要障碍。以供体质粒pEUTISI为酶消化底物,通过多种方法处理螺旋藻细胞,然后检测其内核酸酶粗提液对pEUTISI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2mmol/L以上的EDTA处理16h或无Mg^2 螺旋藻培养基培养72h以上,都可使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螺旋藻胞内核酸酶活性显降低;低于28℃(如24℃)培养也可降低螺旋藻的胞内核酸酶活性。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在螺旋藻转化前72h开始低温、无Mg^2 培养,转化前16h提高培养基中EDTA的浓度至2mmol/L,就能获得胞内核酸酶活性极低的受体藻,有利于外源基因的转化。  相似文献   
569.
沉淀法回收了氧化铝为载体的含铂催化剂中的铂,该回收工艺折算成纯铂的回收率为79~94%,回收得海绵状铂的纯度为72.9~99.5%。  相似文献   
570.
样品经酸溶、定容后,在盐酸介质中用ICP全谱直读仪测定溶液中的钨和钼。测定下限钨为1.0μg/g,钼为0.5μg/g。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