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29篇 |
免费 | 627篇 |
国内免费 | 191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2篇 |
大气科学 | 14篇 |
地球物理 | 176篇 |
地质学 | 4644篇 |
海洋学 | 324篇 |
综合类 | 354篇 |
自然地理 | 4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46篇 |
2022年 | 256篇 |
2021年 | 223篇 |
2020年 | 192篇 |
2019年 | 214篇 |
2018年 | 147篇 |
2017年 | 183篇 |
2016年 | 144篇 |
2015年 | 184篇 |
2014年 | 265篇 |
2013年 | 210篇 |
2012年 | 231篇 |
2011年 | 226篇 |
2010年 | 228篇 |
2009年 | 216篇 |
2008年 | 184篇 |
2007年 | 225篇 |
2006年 | 219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189篇 |
2003年 | 166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148篇 |
1998年 | 144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29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111篇 |
1993年 | 98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111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8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10篇 |
194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许多人习惯于把分水岭同水资源贫乏联系在一起。而岩溶区域内的地下水分水岭非但不一定贫水,有的还可成为重要的水源地。作者根据在广西工作的实践,将地下水分水岭划分为三种类型、七种型式,并简述了各种类型的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可溶岩区地下岩溶水对隧洞造成很大的威胁,如引起隧洞涌水、突水、突泥等。本文通过地质调查、勘探、抽水试验,分析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地下岩溶水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为滇中引水工程以及今后地下隧洞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调查分析显示,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岩溶在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可溶岩中均有分布,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地下水排泄基准面附近及断陷盆地、断裂沟谷内,其次在新构造运动控制的断裂地段及岩性变化造成的不同微水文地质单元交界处;在二叠系灰岩中,地下水分层排泄,石炭系、泥盆系中发育有落水洞,形成地下岩溶通道;在1900~2150m高程段岩溶发育密集,该高程区为岩溶地下水的主要径流区,对隧洞影响最大,存在涌水、突水、突泥、岩溶塌陷、遭遇岩溶空腔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高效、高精度地获取岩体结构面信息,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并建立一种基于Kriging算子和最小二乘法组合的点云插值方法。首先对获取的隧道点云数据利用单一的最小二乘法进行插值,并以此为基础,结合Kriging算子的适应度函数建立组合插值模型。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已获取的某岩溶隧道的原始点云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组合模型进行插值处理,以此获取岩体结构面信息,并将组合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单一的插值方法进行对比,发现组合方法插值效果较好,误差也较小。基于Kriging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结合的插值方法,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岩溶隧道岩体几何信息—结构面产状的过程中能更加精确、全面,并可以用于岩体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基于SPOT 5图像的岩溶地貌单元自动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峰林、峰丛和岩溶洼地3者的地理特征和影像特征的研究,基于遥感图像本底值提出了能有效反映目标特征的遥感指数——植被指数、土壤亮度指数、图像主成分变换第1主成分值及地形数据等,并构建了遥感指数的集成计算法,建立了遥感自动提取模型.指数集成运算法能够有效地增大峰丛、峰林与其他地物之间的光谱差异,使这些岩溶地貌单元的灰度值高于其他地物,从而利于岩溶地貌单元提取阈值的自动选取.基于构建的遥感自动提取模型先提取了峰丛、峰林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了岩溶洼地信息.经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岩溶地貌发育强烈的广西省来宾市吉利村为研究实例,首次借助于GIS缓冲区分析方法,通过对其塌陷程度的调查,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状况,分析塌陷点分布位置与地质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塌陷点的分布位置主要与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河和断裂构造有关,与其他地质要素关系不大。这项研究为下一步岩溶塌陷成因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为当地经济发展布局和岩溶塌陷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