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8篇 |
免费 | 230篇 |
国内免费 | 2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2篇 |
大气科学 | 37篇 |
地球物理 | 269篇 |
地质学 | 756篇 |
海洋学 | 33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81篇 |
自然地理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针对气枪主动源监测中相位加权叠加数据绝对到时拾取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台站之间叠加信号波形的相似性,利用台站对波形的互相关得到更准确到时差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将台站对双差地震速度成像方法直接用于台站对到时差数据,以确定地下介质的速度异常。本文利用长江安徽段气枪实验在庐江临时地震台阵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了测试,发现基于波形互相关得到的到时差数据比绝对到时数据更准确。最后,采用台站对双差地震成像的方法,得到了庐江台阵覆盖区域的地壳三维速度异常模型,继而确定了该地区较大尺度的地下结构分布。 相似文献
93.
94.
相似性是一种常用的衡量不同图像之间差异程度的属性,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环节.由于地震数据本质上是非平稳的,局部相似性比全局相似性更适用于刻画地震数据的时-空变化特征.现有的局部相似属性可以通过正则化最小二乘问题进行计算,但是其计算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和数据存储空间,难以适应当前的海量数据处理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流式算法的局部余弦相似性计算方法,其采取局部数据递推的模式,避免迭代算法带来的计算负担,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能够快速地表征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流式局部余弦相似性可以用于解决不同的地震数据处理问题,包括叠前地震数据加权叠加、多波多分量数据纵横波速度比估计以及基于构造预测的断层检测,更加适用于现阶段的宽方位角和高密度采集数据的处理流程.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结果可以验证流式局部余弦相似性算法的效率优势和解决不同地震数据处理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95.
利用地震噪声准实时监测短周期面波波速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由噪声信号提取面波格林函数的原理,利用福建省地震台网25个宽频带台站2007年7月2日—8月29日的脉动观测资料,得到了瑞雷波群速度在福建地区的分布,并将该结果作为下一步相对变化动态成像的背景速度分布.分布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周期为3—5s的瑞雷波群速度大致在2.9—3.1km/s之间,平均速度为3.0km/s,瑞雷波群速度分布呈北高南低的现象,这与福建地区北部多山、南部多平原盆地的地理环境有很好的吻合.而且,该群速度分布图在漳州盆地地区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低速,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盆地沉积层的影响.通过滑动窗(窗长为20d,步长1d)技术得到了观测区内周期约为3-5s的瑞雷波波速分布变化的连续图像;再利用扣除背景影响的技术,得到了2007年8月14日—2008年7月1日福建地区瑞雷波波速的相对变化时空动态图像.通过分析相对变化时空动态图像与该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地震的对应关系,表明福建地区瑞雷波波速在多次网内中等强度的地震或震群(ML>3.0)中均表现出震前波速升高,震后下降恢复的变化趋势.初步分析认为,这可能与震前整个地区受到的应力增大震后应力得到释放所导致的介质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基于数据合成仿真、气枪震源激发信号的实际处理,由叠加信噪比、波形相关系数及相位偏移等3个定量指标,系统评价线性、相位加权和S变换等3种叠加方法提取强背景噪声下弱信号的实际性能,并定量估计叠加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以上3种方法叠加结果的综合探讨,初步对比分析后认为,线性叠加虽然信噪比较低,但波形畸变最小;相位加权叠加信噪比较高,相位偏移小,但波形质量与线性叠加的结果相比偏离较大;S变换叠加可获得相对较高的信噪比,波形幅度损失小,但存在一定的相位偏移现象。因此建议,当波形质量和时间精度均要求较高时宜用线性叠加。但气枪震源激发有限时选择叠加方法应有所偏重,若要求波形高保真,宜选择S变换叠加;若要求时间高精度,可选择相位加权叠加方法,以合理实现弱信号的有效提取。 相似文献
100.
论三维等时线叠加反偏移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孙建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32(3):273-278
利用几何射线理论和一种考虑了积分域边缘贡献的二维稳想法,研究了三维等时线叠加反偏移中的反偏移场,反偏移加权函及反偏移孔径。结果证明,在有限孔径条件下,反偏移场的结构比已发表的结果要复杂和多。即使在最简单的条件下,反偏移场也是由反偏移信号的反偏移噪声(孔径效应)叠加而成的。而且,反偏移场的结构强烈地依赖于反偏移孔径边缘的位置。为了消除孔径效应,应采用最佳反偏移孔径和针对有限孔径的加权函数。根据定义,最佳反偏移孔径为稳相点的第一和第二Fresnel区之和。在第一Fresnel区内,有限孔径和加权函数与文献中所给出的加权函数完全一致。而在第二Fresnel区内,有限孔径加权函数为常规的加权函数与一窗函数的乘积。在反偏移孔径的边缘上,有限孔径加权函恒取零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