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96篇 |
免费 | 4027篇 |
国内免费 | 49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0篇 |
大气科学 | 22篇 |
地球物理 | 3828篇 |
地质学 | 19381篇 |
海洋学 | 926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1122篇 |
自然地理 | 2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1篇 |
2023年 | 552篇 |
2022年 | 789篇 |
2021年 | 757篇 |
2020年 | 664篇 |
2019年 | 666篇 |
2018年 | 519篇 |
2017年 | 585篇 |
2016年 | 639篇 |
2015年 | 723篇 |
2014年 | 1028篇 |
2013年 | 785篇 |
2012年 | 1004篇 |
2011年 | 969篇 |
2010年 | 823篇 |
2009年 | 868篇 |
2008年 | 877篇 |
2007年 | 726篇 |
2006年 | 787篇 |
2005年 | 662篇 |
2004年 | 788篇 |
2003年 | 755篇 |
2002年 | 811篇 |
2001年 | 827篇 |
2000年 | 732篇 |
1999年 | 751篇 |
1998年 | 729篇 |
1997年 | 710篇 |
1996年 | 737篇 |
1995年 | 710篇 |
1994年 | 673篇 |
1993年 | 579篇 |
1992年 | 604篇 |
1991年 | 514篇 |
1990年 | 471篇 |
1989年 | 391篇 |
1988年 | 91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28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9篇 |
1954年 | 6篇 |
194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近十年来,不断加强对构造活动性的仪器观测和历史记录。人们把注意力集中于根据地质,地貌的记录鉴别和研究古地震上,重要的是识别断层地貌特片,例如,断层陡坎,它可能是某一区域构造活动类型及其活动时间的明显标志。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116.
天文国介一般都从地球大气的局部运动来解释天文时纬残差波动的原因,但长期得不出确定的结论。本文从残差波动异常同台站周围强震活动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地下物质运动与构造活动也是产生天文时纬波动异常的可能原因,其中的关键是地方铅垂线的变化。作者认为,天文时纬仪器的特长是能检测铅垂线的连续变化,若经改进,它即能铅垂线的变化,又能对地震预测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将台湾海峡及其邻区划分为多个具有不同弹性参数的等厚区块,并利用基于弹性理论的有限元数值模型,以GPS观测速度和由震源机制解(FMS)得到的主应力轴方向为约束条件,计算了该研究区的现今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1)最大主应力轴在台湾海峡中部和台湾岛弧中部大致为NW-SE向,在东北部呈顺时针旋转,而在南部呈逆时针旋转;(2)研究区水平位移场大致以23°N为界,南强北弱,且在北部呈顺时针旋转,南部呈逆时针旋转;(3)东沙-澎湖-北港隆起因强度大于周边盆地区而成为"阻挡带",导致在其南北出现两个反向的构造逃逸区,并且隆起东南区形变特别强烈,而其西北区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18.
119.
帕米尔东北缘乌泊尔地区是正确认识帕米尔北缘盆山结构和构造变形特征非常关键的地区,本文利用连续电磁剖面(CEMP)资料和地震资料,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钻井资料,对帕米尔东北缘乌泊尔地区的盆山结构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帕米尔东北缘及其以北地区的盆山结构表现为帕米尔造山带向北冲断和南天山向南冲断所形成的对冲结构; 帕米尔山前为基底卷入式构造,古生界—中生界沿高角度的逆冲断层推覆到新近系和第四系之上,形成山前的古生界—中生界逆冲推覆带; 北侧由受乌泊尔断裂控制的深部隐伏冲断体系和浅部的第四纪背驮盆地所构成。研究区的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开始于上新世晚期,并持续变形至今,形成了下更新统西域组(Q1x)与下伏上新统、Q2与Q1和Q3 4与Q2之间的不整合。研究区最小构造缩短量为486 km,缩短率为481%。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