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吉林省第二地质调查所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北国江城松花湖畔——吉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前身为东北地质局1 14队,成立于1953年。1958年吉林省地质局成立后,改名为吉林省地质局吉林地区综合地质大队。  相似文献   
22.
在对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地质概括地描述,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地面披度,切割深度,冲沟长度,卵砾石埋深,地下水埋深,平均剪切波速,负5m切面岩性和断层性质为评价因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场地稳定性进行分区和评价,并在权重的选取上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
近30年吉林市景观格局变化及气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rcGIS、ENVI、Excel和FRAGSTATS软件支持下, 利用景观指数中的斑块数量、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密度、周长面积分维数、聚集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 对1980年、1995年和2010年的吉林市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间吉林市斑块数量、斑块密度、周长面积分维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聚集度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 最大斑块指数逐渐减少;林地景观面积、草地景观面积一直在减少, 湿地景观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 旱田景观面积逐渐增加。在东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下, 吉林市景观格局的变化对该区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使该区气温上升、降雨量减少。吉林市景观格局变化与气温、降雨量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4.
利用吉林市1961—2017年分钟降雨量数据,分别采用年最大值法和年多个样法选样,P-Ⅲ型、指数型和Gumbel分布拟合频率分布曲线,根据误差最小原则选择最佳取样及拟合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暴雨强度公式参数,并将新旧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比较,再利用推求出的公式参数模拟吉林市短历时芝加哥雨型.结果表明:通过年最大值法选样和...  相似文献   
25.
高钙钙蔷薇辉石产于吉林市附近的二迭纪大河深组大理岩和中酸性凝灰岩接触变质的接触带矽卡岩内。本文描述了吉林高钙钙蔷薇辉石产出地质特征和矿物学性质,讨论了八面体阳离子在似辉石族晶体化学中的作用,支持了M_3和M_4位阳离子占位格局的不同,进而决定了晶体结构类型,以及M_1和M_2分步替代是钙蔷薇辉石的广泛化学组成变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26.
吉林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月  郄睿卿  张蔚  肖彧 《测绘科学》2015,40(7):73-77
为了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论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文章基于吉林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特征年份的遥感影像,选取信息熵、均衡度与优势度等评价指标,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空分析,并探索影响其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吉林市近年来土地利用的信息熵在逐渐降低,其土地利用结构在稳步趋于有序化;信息熵的空间差异明显,表现出由市区向周边市县递减,东南低西北高的趋势;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与相关政策等作为驱动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7.
基于遥感和GIS的吉林市区景观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遥感和GIS分析了吉林市区景观变化和城市扩展的空间形态。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住地、交通用地、旱地和水田明显增加,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大量减少。建设用地的增加占用了大量旱地、水田和林地,而旱地增加占用了大量的林地。研究区景观分布离散化增强,景观异质程度下降,形状更加规则,景观的抗干扰能力与整个生态系统稳定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用地扩展主要发生在距离松花江较近的带状区域内,城市总体形态为带状城市。  相似文献   
28.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8,(5):I0005-I0005
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厅的大力支持下,吉林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从资金、人员、机构等各方而对信息化建设给予有力保障;从2000年城区地籍调查起步,遵循先完善数据后建设系统的思路,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建设了吉林市城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吉林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平台,建设了连接4个城区分局、2个开发区分局和1个政府政务办公大厅的国土资源专用办公网络。2004年吉林市国土资源局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市级"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29.
生态     
《中国勘察设计》2007,(10):97-97
重庆:建立水源风险防范体系,吉林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北京:构筑三道防线保护水源地,重庆市联手英国打造“绿色生态城”。[编者按]  相似文献   
30.
水的环境同位素可以用来研究地下水的来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进而间接判断水质的相互影响.通过松花江吉林市江段两条剖面的氘、氚、氧同位素特征分析,结合水化学及水文地质条件,阐明了吉林市地下水来源以现代当地大气降水为主,仅在市区部分江段500 m范围之内受松花江水影响,并计算了该段江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比例.为判断当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及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