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1353篇
海洋学   26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肖晓光  李群 《中国地质》2014,41(1):187-196
本文应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等测试分析资料,对直罗油田延长组长8 油层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结构及孔喉类型等进行深入研究,试图探明该储层储集性能,为该区的勘探工作打好基础?结果表明,以水下分支河道沉积为主体的长8 油层组储集砂体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集空间为粒间孔?粒内溶孔和晶间孔;储层物性较差,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物源方向?沉积相的展布控制了储层平面上的物性;垂向上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溶蚀作用则对储层物性的改善有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942.
油田地热资源评价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田地热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一直是我国陆上沉积盆地内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研究的重点工作。本文介绍了油田地热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方法,并以大庆油田、华北油田和辽河油田为例,通过地温场研究、热储特征分析、岩石热物性测试,按照新建立的油田地热资源评价分级体系,重新评价了油田区的地热资源量。3大油田区11个层系地质资源总量为10 934×1018 J,地热水资源量为86 607×108 m3,其中,可采水资源量为19 322×108 m3,可采地热能资源为425×1018 J。根据油田采出水和综合利用等5种开发利用方式,评估了油田地热能开发潜力,为我国地热资源评价和油田地热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3.
依据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可将苏德尔特油田铜钵庙组-南屯组油层划分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13个中期旋回,并可进一步将主要含油层Ⅰ、Ⅱ油组划分为26个短期旋回(小层)。油组和中期旋回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多级次基准面旋回格架中,储层非均质性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短期旋回不同的结构样式决定了4种层内物性变化模式;中长期旋回及其位置控制储层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基准面上升早期、下降末期及最低位置时,砂体单层厚度大、连续性强、储层物性好,而基准面上升至高位时,因沉积作用能量减弱而砂体储层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944.
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原油油源特征及成藏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剖析尕斯库勒油田浅层(N_1-N_2~1)和深层(E_3~1)油藏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精细划分原油类型基础上,用中性氮化合物作为原油运移的示踪性指标,追溯油藏原油的运移方向和路径;并利用含油包裹体测温资料,结合地层沉降热演化史,确定原油成藏期。研究结果表明,尕斯库勒浅层与深层油藏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有明显差别,分别来自不同的油源;在浅层和深层油藏内部原油也并非来自单一油源。运移参数显示,尕斯库勒浅层油藏原油来自茫崖凹陷,沿油砂山大逆断层从构造东侧注入油藏。深层油藏有两个原油注入点,一是来自茫崖凹陷的原油从东北方向沿油藏北端的Ⅺ号断层注入,由北往南运移;二是从构造西侧的Ⅲ号断层注入。尕斯库勒浅层油藏原油在约9Ma前开始注入成藏,延续至今;深层油藏原油成藏期较早,为前29.5~3Ma。  相似文献   
945.
通过大量岩心铸体薄片、粘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及物性等资料分析,研究总结了靖边油田长2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出结论:辫状河、曲流河亚相沉积的长2油层组储集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组合;物性特点为中孔、中-高渗透型,部分地区为低渗透型;孔隙结构为大孔-中孔细喉型.影响储集性能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储集性在平面上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纵向上的分布主要受成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6.
江汉盆地为中国东部典型的中、新生代盐湖盆地,近些年在新沟油田古近系新沟嘴组发现致密油藏,储集层主要为与盐韵律相关的白云岩和粉砂岩层。为了探究盐韵律的发育特征及其意义,作者以岩心精细观察为基础,结合测录井、分析化验资料,根据盐矿物种类、剖面结构和厚度,对新沟嘴组盐韵律发育规模进行了不同级别的划分,对各级韵律的剖面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古气候及油气2个角度探讨了盐韵律的地质意义。盐韵律的形成是湖平面上升-下降不断变化的直接响应。新沟嘴组盐韵律中广泛发育广温相盐类矿物白云石、方解石,指示江汉盆地古近系新沟嘴期的气候特征为古温度介于寒冷和炎热之间的过渡型半干旱-干旱气候;一个完整的盐韵律可以形成一个生储盖组合,对油气生成、储集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7.
三水模型在腰英台油田储层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奉东  潘保芝 《世界地质》2009,28(2):226-232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储层岩性致密, 低孔低渗, 孔隙结构复杂, 纵向和横向变化大。用传统测井解释模型往往造成解释级别较低, 与测试结果吻合率不高等情况。本文对三水模型进行改进, 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解释评价, 利用岩芯分析资料分区块、分层段分别确定模型的参数, 克服了三水模型参数多且不易确定的难点。在研究区致密含油层、低阻油层评价及油水界面划分上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提高了油气储层解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48.
为了解决东濮油田复杂断块成像难题,笔者采用了多步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并使用了GPU进行并行加速。经过GPU并行加速的多步逆时偏移成像方法解决了RTM计算效率低的应用限制问题,并成功应用于复杂断层成像处理中。通过对前梨园三维地震资料的偏移成像处理,验证了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在处理东濮地下复杂小断块和兰聊大断层上具有成像优越性;偏移效率分析试验证明了基于GPU并行加速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75倍。  相似文献   
949.
油田水地球化学技术综合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武  程同锦  吴传芝  胡斌 《物探与化探》2003,27(6):416-418,422
介绍了油田水分析测试技术、油田水化学成分分类及模式识别技术、油田水化学成分与油气藏的关系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油田水地球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0.
针对中东地区油藏普遍存在油水界面倾斜的特征,以伊朗雅达(Yada)油田为例对其成因进行探讨。通过对层序界面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以及系统的构造演化分析,认为研究区油气成藏关键期集中于新生代扎格罗斯前陆盆地演化阶段,而该阶段经历了多期较强烈的南北向差异性构造活动,在扎格罗斯东西向持续挤压背景下,后期南北向构造反转形成的长轴背斜圈闭对早期古油藏短轴背斜圈闭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了油水界面倾斜、继承性构造高点含油幅度最大、构造反转越强油水过渡带跨度越大等特征的非稳态油气藏。结果表明,研究区南北向差异性构造演化控制了油气成藏模式和油藏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