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022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针对淮南矿区利用顺层定向钻孔对工作面和邻近巷道条带煤层瓦斯消突(简称“一孔两消”)的需求,提出了利用气动定向长钻孔实现“一孔两消”的技术思路。在前期气动螺杆定向钻进工艺试验基础上,开发了一款宽度仅为1.1 m、主轴倾角可在±90°范围内无级调整、具备50 m最大遥控距离的窄体全断面遥控定向钻机;优选了杆体直径73 mm、螺旋翼片外径82 mm的?73/82 mm螺旋气动螺杆钻具,最大转矩可达256 N·m;研制了集除尘系统、压风监测系统和油雾润滑系统为一体的多功能除尘车;改进了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供电电池,提高了系统使用时间和稳定性;开发了碎软煤层双动力复合强排渣技术和定向钻孔长距离筛管完孔技术。利用成套装备与技术在淮南矿区潘三煤矿1682(1)运输巷开展软煤气动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的试验,先后完成16个孔深为240 m以上钻孔,试验总进尺4 548 m,煤层钻遇率达93.1%,所有定向孔全程下筛管,最大钻孔深度423 m。试验过程中即开始连抽,统计期间,抽采平均浓度(体积分数)60%,最大达到81%,抽采混合量基本维持在1.5 m3/min,平均抽采纯量0.9 m3/min,最大抽采纯量...  相似文献   
82.
瓦斯区域超前治理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及智能化开采的重要保障,针对碎软煤层区域瓦斯高效抽采难题,以陕西韩城矿区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提出井下煤层顶板梳状长钻孔水力压裂区域瓦斯抽采模式。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多手段相结合的方法,验证模式适用性,阐明紧邻煤层顶板梳状钻孔压裂裂缝延展规律、抽采机理和压裂曲线特征,进而建立适用于500 m孔深的集地质条件动态分析、分段水力压裂、封隔器遇阻解卡和压裂范围连续探查于一体的顶板梳状长钻孔裸眼分段水力压裂关键技术体系,实现煤层顶板梳状钻孔主孔轨迹距离煤层5 m左右、多段均匀压裂、压裂范围全孔监测和孔内事故高效处理。以此为基础,在韩城桑树坪二号井开展2孔次的工程实践:压裂主孔深度588 m、距3号煤层2 m左右,单孔压裂6段,压裂范围探查深度381 m、压裂影响半径20 m以上;压裂后,钻孔抽采瓦斯平均体积分数40%以上、瓦斯抽采量1 m3/min以上,抽采效果是常规钻孔的4倍,120 d瓦斯抽采有效半径可达9 m,实现了碎软煤层瓦斯区域高效抽采。并提出了适用于碎软煤层大区域瓦斯抽采以及高瓦斯压力碎软强突煤层远程区域抽采卸压等规模化应用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3.
皖南多高山峻岭,绝大多数煤层赋存在山上,倾角45°左右。龙潭煤系一般含煤1~3最上的C煤层在绝大部分地区可采,平均厚度1m左右,最厚达2~3m。解放后,通过大量山地工程和近百万米钻探工程,对本区地质构造、煤系煤层已基本控制。已探明储量1.2亿吨,尚待勘查的储量约有1.3亿吨,它们大多分布在高山区,用钻探很难施工,有的根本上不去。据煤田二队资料,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地点,1989年钻探每米成本已达120元。由于钻探手段本身的限制,所取得的地质资料有时又不能满足工业评价,因此,有必要将传统的以钻探为主的方法改为与地方联合巷探为主的方法,并采取有偿转让给煤炭生产用户或联营的办法搞活地质队。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以漯河市为例说明了城市地下水最大可采资源的确定和开发管理中遵循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道路的必要性。全文分3个方面介绍了开采条件下的人工串层补给,随机边界条件及地下水管理模拟中常见的几个核心问题的处理。文章最后强调,地下水数值模拟中辅以同位素年龄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89.
肖应华  王茜 《极地研究》1995,7(3):95-100
本文阐述了用120型非量测相机对南极中山站地区所摄制的140000小象幅航片制作15000地形图、正射像片图及110000地形图的原理、方法和精度。在外定向中适当增加控制点及考虑到加入适当的权的情况下,其外定向最大对点误差平面为2.2m,高程为1.2m。所制作的正射像片图和相应的地形图套合中误差为0.14mm。其结果完全可满足南极科研、考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
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设计水平井的轨迹,用人工合成记录标定层位和岩性并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和储层横向预测,对测区速度场进行研究,利用Geoquest 人机联作解释系统编绘层拉平图、转弯测线剖面图,不整合面构造图,各套油层顶面构造图,沿地层倾向设计水平井的轨迹.经两口井钻探,钻遇不整合面的误差0.19%—0.39%,一口井平均钻遇油层204m,相当9口直井的效益.用地震资料设计巷道水平井的关键是油层标定、深度标定和确定油层走向,用人机联作系统绘制水平切片图、反射波振幅图、油层顶构造图,设计了在油层内钻探的巷道井.经钻探,钻遇不整合面的误差0.07%,在真厚度8.23m 的油层内钻进563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