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4篇 |
免费 | 257篇 |
国内免费 | 2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篇 |
大气科学 | 28篇 |
地球物理 | 78篇 |
地质学 | 401篇 |
海洋学 | 1120篇 |
综合类 | 113篇 |
自然地理 | 1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根据2003-2010年5-10月份海洋环境监测航次调查的资料,分析了烟台四十里湾海域营养盐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年来四十里湾海域营养盐DIN、SiO3-Si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O4-P含量增加的趋势不明显。季节变化上,调查海区的夏季和秋季正处于丰水期,受降雨、陆源输入的影响,营养盐含量整体较高。调查海域Si∶N∶P的原子比8年来逐渐偏离了Redfield系数,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可以看出四十里湾海域正向P相对缺乏方向演变,且趋势逐年加重。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结果表明,2003-2006年,四十里湾调查海域处于贫营养(Ⅰ)水平,2007-2010年,处于磷限制中度营养(ⅣP)水平;调查海域从贫营养逐渐过渡到中度营养状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及污水处理厂等陆源输入给四十里湾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盐;湾内养殖的多种经济双壳贝类和养殖中的污损动物的排泄及其残留物对海域营养物质有着非常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无结构三角形网格海洋数值模式FVCOM,建立厦门湾及其邻近海域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型。通过模型计算结
果统计其潮流能要素特征表明:大小潮期间平均流速较大区域主要发生在金门水道、金门北东水道、厦门东侧水道、九龙江
口至青屿水道以及安海湾口门附近海域;该海域最大可能流速最大值可达到2.2 m/s,发生在金门北东水道,金门水道次之;
金门水道一年内垂向平均流速超过1 m/s的时间占28.3 %;金门水道潮流能蕴藏量为2 917 kW。 相似文献
993.
桑沟湾是荣成市水产养殖的主要水域,养殖面积达8万亩,年养殖产量10多万吨,分别占全市养殖总面积和养殖总产量的30%左右,在荣成市养殖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进入90年代以来,该湾的主要养殖品种——海带出现了藻体腐烂、出成率低,扇贝出现了个体小、生长周期长、出柱率低、死亡率高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市海洋与水产局组织科研部门对桑沟湾的养殖情况进行了全面系 相似文献
994.
995.
报道了2012年6月份桑沟湾藻华期间的浮游植物和纤毛虫群落结构,并对环境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藻华原因种为一种直径为2μm左右的小球型藻类,细胞形态和粒径均与近年来在中国秦皇岛近岸海域频繁引发水华的超微型浮游植物相似。藻华发生期间,调查区海水中藻华原因物种细胞丰度高达109个/L,高于2011年同期调查区该物种藻华期间的细胞丰度(108个/L)。除藻华原因种外,其他浮游植物共鉴定38种,隶属3门23属,以硅藻和甲藻为主,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裸甲藻(Gymnodinium sp.)、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和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等。纤毛虫共鉴定3属5种,以砂壳纤毛虫为主,优势种为百乐拟铃虫(Tintinnopsis beroidea)。细胞丰度分布方面,藻华原因种从湾内向湾外逐渐降低;硅藻细胞丰度在位于湾口处的6号站位最高,并向湾内和湾外递减;甲藻和纤毛虫细胞丰度均从湾内向湾外降低,这分别由优势种裸甲藻和百乐拟铃虫的分布决定。分析发现,调查区藻华原因物种细胞丰度与海水温度和层化系数呈良好的正相关性,与盐度呈负相关性;与裸甲藻和百乐拟铃虫细胞丰度呈良好的正相关性,这两种异养微型浮游生物对藻华原因种的摄食能力值得探索。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发现,调查区藻华期间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下降,群落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996.
《海洋技术学报》2023,(2)
全球潮汐预报模型在深水大洋具有较高的精度, 但在近岸强潮海区由于地形岸线、模型分辨率等原因精度不一, 难以直接应用。三门湾海域多年平均潮差4 m, 最大潮差可达7 m,是典型的强潮海湾, 为了评估TPXO9.0、TPXO9.0-atlas TOPEX/POSEIDON TIDES)、NAO.99b(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f Japan)与GTM(Global Tide Model) 4 种预报模型在三门湾海域的预报精度, 本文分别通过上述4 个潮汐预报模型提取水动力数学模型开边界进行对比,并利用提取的开边界潮位对二维水动力模型进行驱动。通过计算分析潮位站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误差, 研究4 种预报模型模拟的三门湾潮汐变化得出, NAO.99b 模型在三门湾海域整体预报精度最佳, 分潮振幅、迟角和实测数据误差最小, TPXO9.0-atlas 分潮振幅模拟较好, 但迟角误差较大。对湾内四大分潮进行潮汐调和分析发现, 三门湾海域以半日潮为主, M2、S2 和K1分潮振幅由湾顶向湾口递减, O1分潮相反。 相似文献
997.
厦门湾沉积物间隙水中CDOM的荧光特性及其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03年4月从厦门湾九龙江口、西海域及同安湾采集的表层沉积物及柱状样间隙水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荧光特性及其水平与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间隙水CDOM中均观测到类腐殖质与类色氨酸两类荧光.它们在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的相对含量均以九龙江口靠近浮宫红树林区的站位最高,同安湾及西海域养殖区各站位次之,分别反映了河口区红树林生态系以及养殖活动的影响;西海域靠近东渡码头的站位两类荧光的相对含量最低,系受疏浚活动影响所致.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两类荧光的相对含量均远高于底层水,暗示表层沉积物可成为上覆水体CDOM的一个重要来源.大多数站位间隙水中类腐殖质荧光的相对含量随深度增加而渐增,反映了CDOM在缺氧环境下的成岩作用过程.多数站位在3~6 cm深度处出现类色氨酸荧光峰值,随后递减,反映了近表层沉积物中细菌等微生物活动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以聚酰胺吸附—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泉州湾湿地南方碱蓬(Suaeda australis)种子水提物的总黄酮含量,并测定评价其在羟基自由基体系、二苯代苦肼自由基(DPPH·)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南方碱蓬种子水提物得率为18.49%;水提物的总黄酮含量为2.74%,显著大于95%乙醇提取物(1.94%)、丙酮提取物(0.62%)、乙酸乙酯提取物(0.51%)、甲醇提取物(0.37%)和石油醚提取物(0.10%)的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的自由基体系中,南方碱蓬种子水提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相对很弱,在水提物的浓度为153mg/mL时,清除率仅为30%;但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在施测浓度为20mg/mL时,水提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9.50%,弱于95%乙醇提物(90.98%),强于乙酸乙酯提物(70.35%)、丙酮提物(68.40%)、甲醇提物(65.50%)和石油醚提物(63.18%),其半效应浓度为0.53mg/mL;水提物对二苯代苦肼自由基的清除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当水提物浓度为200mg/mL时,对二苯代苦肼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2.44%,其半效应浓度为57.56mg/mL。可见,南方碱蓬种子水提物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和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作为植物源抗氧化剂开发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桑沟湾浮游动物生产力及其转换效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桑沟湾食植性浮游桡足类生产力(C)的波动范围为0.42~11.8mg/(m2·d),平均生产力为3mg/(m2·d),年产量为1.1g/(m2·d),年P/B为28.全湾浮游崐桡足类生产量为145t,仅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的1%.生产效率如此低是由于该湾崐养殖了大约666.6hm2扇贝所致。 相似文献
1000.
廉州湾南部海域泥沙来源及运移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矿物组合、含量变化和特征矿物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是沿海泥沙来源和运移趋势判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廉州湾南部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析,发现该区重矿物分布以北海地角为界,其百分含量和特征矿物南北有别,可能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来源区,其中廉州湾北部南流江流域来沙是该区主要物源,运移趋势为自NE向SW;地角西南岸段、岭南侧海岸侵蚀及银滩来沙也为该区提供了部分物源,运移趋势为绕过冠头岭沿海岸向N方向运移,由于缺乏北海陆域陆相地层重矿物含量等相关资料,暂未做物质来源区的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