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4篇
  免费   1375篇
  国内免费   1606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762篇
地质学   5714篇
海洋学   70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45篇
自然地理   43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51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2年   3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张振克 《地学前缘》2002,9(1):168-168
全球通向海洋的外流流域系统 (以下简称流域系统 )是全球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陆地 -海洋物质能量循环中占据十分显著的位置。对流域系统环境变化的研究 ,在更深层次的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不同时间 -空间尺度流域系统环境变化的研究 ,不仅依赖与流域系统相关的历史文献记录和现代器测资料 ,还有必要从流域系统沉积记录的角度寻求更多、更丰富的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信息。(1)流域系统沉积记录的科学意义 :近年来 ,各种沉积记录 (深海沉积、黄土沉积、湖泊沉积、喀斯特沉积、海岸泻湖海湾沉积 )在全球变…  相似文献   
102.
华北古大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由Rogers和Santosh等 (2 0 0 2 )提出的哥伦比亚超大陆 ,是约从 1.9~ 1.5Ga由Nena ,Ur和Atlantic等 3个大陆块体群 ,通过逐步汇聚而形成的一个超级大陆。它是前罗迪尼亚古 -中元古时期的超大陆。从 1.5Ga开始的裂解作用使哥伦比亚超大陆逐步破裂 ,并在 1.0Ga左右这些破裂的大陆块体又重新汇聚形成罗迪尼亚超大陆。文中除介绍Rogers等提出的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概念、组成和古大陆重建图外 ,重点阐述了中国华北古大陆 2 .0~ 1.8Ga期间吕梁—中条造山运动和 1.8~1.6Ga时期大规模裂解事件群的性质、特点和同位素年龄数据。文中提出哥伦比亚超大陆汇聚主要峰期与吕梁—中条造山运动的时限相一致 ,华北古大陆属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并可能为Nena大陆块体群的一员 ,在造山及裂解事件群的性质、特点和时代等特征上 ,华北与北美、西伯利亚和西北欧有更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3.
广西凭祥地区早二叠世的岩浆弧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西凭祥地区有3种不同建造背景的二叠-三叠系,深水相的下二叠统呈一飞来峰推覆在台地型的石炭纪-早三叠世沉积和早-中三叠世浊积岩上,与前者共生的基性-超基性岩是古特提斯岩浆弧的记录,当时的被动大陆边缘在百色阳圩-田林八渡,说明洋壳向南西消减,早二叠世弧的原形成位置可能在越南境内,早-中三叠世的弧则已向北东迁移,在中越交界区形成图尔基式造山带。  相似文献   
104.
中国晚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淑芬 《华北地质》2002,25(2):86-92
通过对近20年来微古植物研究成果的总结,得出如下五个结论:1)中国的晚前寒武纪发现了微古植物约128属,569种,可分为四大组合。2)长城系(14~18亿年左右)主要是以细菌和蓝藻为代表的原核细胞生物占有生物界的时期,但其中已有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另外有Chuaria 状等化石的出现和广泛分布。3)蓟县系(10~14亿年左右)是真核细胞中的高级藻类大量出现时期,红藻、褐藻,蓝藻相对减少。4)青白口系(8~10亿年左右)是褐藻植物相对繁盛时期,并有Chuaria及Shouhsienia 等化石。5)震旦系下统(7~8亿年左右)生物群特征与青白口系相近似,仍以藻类植物为主,有少量后生动物。震旦系上统(6~7亿年左右)动物界和植物界都有显著变化,微古植物出现新的类型,后生植物和软躯体的后生动物大量繁衍,末期有海绵及个别软舌螺类等具骨骼的后生动物。寒武纪开始,有大量多门类小壳动物,植物界则有刺球藻亚群,这表明生物界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天津蓟县常州沟组(约1800Ma)微古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城系位于中国晚前寒武纪底部,下限约为18亿年,上限约为14亿年。该系以碎屑岩为主,夹不同数量的碳酸岩和火山岩,厚度可达4000-5000m,在全国都有分布。自上而下,长城系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在各组中均含有微古植物,以串岭沟组页岩中最为丰富。但在天津蓟县常州沟组发现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确是首次。膜壳轮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个体直径10-20μm者占优势;表面纹饰以光面的Leiominuscula和粗面的Trachysphaeridium等属的分子为主体并有少量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具大量藻类碎片。以上组合特征充分显示出长城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8.
龙首山岩群主体划归古元古代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09.
110.
祁连—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石炭系泥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了祁连-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石炭系泥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微量元素在各剖面及不同层位变化相当复杂,但仍有一定规律,这种变化与其物源供应和沉积成岩环境有关。各样品稀土总量变化较大,以甘肃永昌煤山子剖面总量最高;各泥岩样品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δEu介于0.44-0.90之间。微量、稀土元素组合及比值的变化,显示物源区母岩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混合,稀土分布模式显示源岩为粘土岩、花岗岩和中性岩的混合,两者示物源一致。元素的丰度及其比值,反映当时水介质环境大部分为海相,亦有部分为陆相,与其它相标志所表征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