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9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汉中地区含磷岩系对比与磷矿床成矿特征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地区磷矿主要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及晚震旦世陡山沱期产物,以前者为主。矿床围绕古陆(特别是摩天岭和汉南古陆)边缘分布,为浅海 滨海相沉积产物。磷质物源主要来自古陆,而海底火山活动提供的P、Mg、F成为天台山磷矿形成的重要物源。摩天岭及汉南古陆边缘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22.
鞍山-本溪-抚顺地区是我国太古宙岩石出露的主要地区及重点研究区.区内太古宙岩石以变质深成侵入体为主,变质表壳岩出露面积不足20%.区内变质深成岩侵位于始太古代-新太古代的不同时期,原岩由TTG岩系和钙碱性CA岩系组成;变质表壳岩以磁铁石英岩和斜长角闪岩为标志性岩性.两类原岩建造在太古宙时期,遭受了由麻粒岩相到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连续降温减压过程.根据区内新太古代岩石出露的特点划分3个微古陆核,分别为鞍本古陆核、清原古陆核及辽北古陆核.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为本区最重要的造陆时期,以鞍本微古陆核为最早的增生点,经拼接增生、裂解改造,形成现今的地质格局.  相似文献   
223.
花林宝    真允庆    曾朝伟  王磊  戴宝章 丁梅花  袁杰  杨伟  巫静   《地质科学》2010,45(02):509-536
郯庐断裂带为我国东部北北东—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带。在其南段的邻区,分布有胶东金矿区、鲁西铁金矿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铁铜(金)成矿带和苏北油气田等矿产。从已获得大量测年资料分析,可将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分为3个阶段: 1)早期(800~550 Ma):自元古宙泛古陆裂解和随之而来的加里东期古地震和局部海西期喷流作用,证实地壳运动早已拉开了它的“构造活动序幕”,此阶段继承和构建了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先存的构造薄弱带,从成矿作用而论,此阶段可称为“成矿预备场地”;  2)主期(180~110 Ma):在三叠纪期间,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陆—陆碰撞和中生代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等,造就了现今郯庐断裂与分支断裂的构造格架。其中主峰形成时间为140~120 Ma±,在这个阶段广泛有钙碱性系列、富钾高锶钙碱系列、碱性系列岩浆和后期成矿热液,沿着有利构造空间剧烈活动和成矿就位。本区壳幔混熔型和壳源同熔型花岗岩,是地壳减薄和下地壳拆沉、底侵的产物,而不是单一的构造运动的结果。此阶段可称为断裂构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的鼎盛期;  3)晚期(60 Ma~现代):沿东西向与北北东向(或北东向)断裂交汇处,存在橄榄玄武岩喷侵,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物源,此期可称其为构造—岩浆活动的衰变期。  相似文献   
224.
天文事件与二叠纪末联合古陆解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叠纪末发生了全球规模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古地磁逆转、古气候改变、显生宙规模最大的海退、缺氧事件、火山活动、地球化学异常及地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集群灭绝。全球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陆续发现了陨星撞击抛射物(微球粒)和不同程度的Ir等地球化学异常,表明二叠纪末发生了陨星撞击地球的天文事件。联合古陆从三叠纪开始解体,联合古陆解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特提斯洋缩小直至消亡的过程,也就是特提斯洋周缘板块聚合的过程。陨星撞击点可能位于二叠纪末特提斯洋北部,最终导致了特提斯洋消亡及联合古陆解体。  相似文献   
225.
东秦岭沉积建造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华北古大陆南缘,以控制不同构造单元的断裂为界,构造格局自北而南划分如下:古大陆边缘的基底与盖层单元(华-熊陆缘带),宽坪群构造单元,二郎坪群构造单元,北秦岭(秦岭群)构造单元和南秦岭(刘岭群)构造单元.据陆缘构造发展阶段的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控矿因素,划分该区沉积建造演化阶段:①前长城纪陆核活动性边缘沉积建造;②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建造;③早加里东期构造体制转换期演化阶段;④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沉积建造;⑤中生代陆内碰撞演化阶段.从时间与空间角度,分别研究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成矿问题.  相似文献   
226.

木瓜园白钨矿位于江南古陆钨矿带西段,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中,局部产于侵入围岩(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板岩、砂质板岩,局部绢云母板岩)的石英脉中,是揭示该区成矿规律的重要组成。本文利用显微测温和阴极发光图像技术对木瓜园钨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及白钨矿原位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钨矿床包裹体类型有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含子晶包裹体和CO2包裹体,此外还有少量的富气相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盐度范围为3.39%~12.18% NaCleqv,均一温度范围为161~396℃,属于NaCl-H2O体系。(2)白钨矿微量元素研究显示以富集Mo、Nb、Sr、Ba为特征,白钨矿的铕异常(δEu)由早期的钾硅酸阶段(0.46)到晚期的硫化物阶段(2.98)逐渐由负异常到正异常,表明成矿流体氧逸度逐渐减弱。白钨矿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白钨矿中正的Eu异常可能是短期相对还原条件造成的,推测形成木瓜园白钨矿的流体继承了母岩浆的稀土元素特征,白钨矿是在相对还原和微弱波动的氧化还原条件下沉淀。白钨矿Zr/Hf比值0.93~50.84,平均16.88,Y/Ho介于62.57~21.96,平均为33.34,变化幅动较大,指示成矿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外来流体混合。白钨矿的Nb/Ta比值变化范围为1.75~42.72,平均为23.57,指示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为壳幔混合;白钨矿中LREE/HREE变化范围为0.12~11.37,具有斑岩型钨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227.
根据岩石学、古生态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序列,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的系统研究,本文论述了浙江江山地区奥陶纪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的演变规律,并对本区东侧华夏古陆的存在和加里东运动的作用方式、活动时间提出了可信的论证。  相似文献   
228.
浙江江山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及其构造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岩石学、古生态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序列,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的系统研究,本文论述了浙江江山地区石炭纪和二叠纪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的演变规律及其构造意义。
叶家塘组属辫状河流快速堆积的产物,区域上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华夏古陆西缘冲积相带的组成部分;藕塘底组具海陆交互沉积特征,剖面结构为岸进序列;石头山灰岩为浅海碳酸盐台地稳定沉积;丁家山组是浙西台地发展过程中浑水干扰叠加的产物。
研究表明,华夏古陆在晚石炭世威宁期和早二叠世茅口期发生过差异性隆起,威宁期隆升造成藕塘底组的岸进序列。茅口期隆升提供泥砂浑求,浙皖海盆碳酸盐台地的发育受到干扰。由此可见,古陆间歇性活跃、海浸持续稳定是本区华力西期构造发展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