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地区古河道型铀矿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 3个具有工业意义的古河道型铀矿化发育区 (外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 )的地质背景、铀矿化特征和铀成矿条件 ,指出切割到基底中的古河道型铀矿床 ,既可产于跨地区的造山带周围 ,也可产于活化的年青地台和古老地盾 ;既可形成于干燥的气候条件 ,也可形成于潮湿的气候条件。古河道型铀矿化可以从含矿层的沉积开始一直延续到被泥岩层或玄武岩层完全封盖。古河道的后成氧化分带有两种形式 :氧化带 铀矿化带 原生灰色岩石 ;氧化带 氧化铁再沉积带 漂白带 原生灰色岩石。古河道型铀矿床具宽广的元素谱 ,这主要是与含矿围岩富含有机质和在氧化带尖灭处存在各种地球化学障有关  相似文献   
152.
黄海、渤海埋藏古河道区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更新世以来,我国北方陆架海区受冰川气候变化的影响,曾经发生过多次沧桑变化及陆海变迁,黄海、渤海陆架区在冰川时期多次裸露成陆。当时陆架区发育的河流受后期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而淹没在海底,进而埋藏于不同厚度的海相沉积物之下,成为陆架区的埋藏古河道。Лeнд?epr(1972)曾认为低海面时期黄河只流入渤海而没有进入黄海,在黄海北部发现的古河道是古鸭绿江。近代我国陆架海区古地理环境变迁的研究中,又有许多关于埋藏古河道的报道(耿秀山,1981;秦蕴珊等,1988;李凡等,1991);根据古河道出现的地理位置,以及部分沉积学标志提出,晚更新世末期低海面时期,古黄河曾经在南黄海陆架自北向南流动(李凡等,1993)。杨子赓(1985)根据浅地层地球物理测量资料推测,末次冰期低海面时期古长江自苏北弶港附近向北东方向延伸,可达北纬34°30′左右。近年来又有人提出,末次冰期时期气侯寒冷、干燥,陆架区处沙漠化环境。这样,晚更新世末期,渤海、黄海陆架区有无河流,陆架上发现的古河道是哪个水系的河流等便引起许多学者的思考。关于晚更新世末期的古地理环境问题尚有待于深入调査研究。然而,近期多次发表的大量高分辨地球物理调查结果表明,渤海、黄海和东海陆架区在晚更新世末期低海面时期有埋藏古河道已经基本上达到共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埋藏古河道的属性,即研究古河道属于哪个水系已经成为研究我国北方陆架海区沉积作用发育历史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根据埋藏古河道区的样品,采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其物质来源,进而判断古河道的属性。  相似文献   
153.
古河道对于重现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以散射矩阵的形式记录了地物的后向散射信息,能有效地识别隐伏的古河道信息。本文以古河道发育的松嫩平原西部作为研究区域,选取Sentinel-1双极化数据(VV-VH)作为数据源,通过VV-VH双极化模式下的H/α分解处理,构建了由散射熵H与散射角α构成的二维H/α平面。依据雷达波在古河道充填沉积物中发生体散射以及在古河床底界面发生二次散射,并且体散射功率大于二次散射功率,确定了古河道散射类型属于H/α平面上的高熵多次散射。结合此特征与Sentinel-2影像,最终对研究区内的古河道信息进行了提取。研究表明,通过VV-VH双极化模式下的H/α分解方式可以提取到在Sentinel-2影像上无明显特征的古河道信息。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对云南腾冲地区某已知古河道型铀矿床的瞬变电磁法效果探测实例分析,探讨了瞬变电磁法的理论基础、野外工作方法、资料处理。研究表明瞬变电磁法勘探与其它常规电法相比,有许多特出的优点,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工作,有良好的空间分辨性。该方法探测古河道空间位置,效果很好。可为我国其它地区的古河道型砂岩铀矿勘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5.
应用卫星遥感探索楼兰古城消亡之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对楼兰古城区古河道分布状况进行环境地质解译,发现古城所在地上游有两处滑坡,且存在堰塞湖。基于这一发现,推测楼兰古城最终消亡原因是由于其上游发生滑坡崩塌后堵住河水,使楼兰古城因断水而被遗弃乃至消亡。  相似文献   
156.
大安古河道综合开发生态工程地质地貌环境可行性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安古河道位于中新生代松辽沉降带上的中央凹陷区,第四纪壳运动以大面积继承性缓慢沉积为主。盖层包括白垩纪浅海相砂岩,第三系砂岩、泥岩及厚达143m的第四系碎屑沉积。全新世粘土及粉细砂出露地表,对实施水利工程有利。区域地貌属松嫩冲积低平原,阶地海拔高度140m左右,呈台状高地。古河道的主体嫩江河漫滩一般低于132m,平坦开阔,自然坡降1/5000—1/10000,便于布置水利工程。古河道邻近嫩江和月亮泡,引水十分方便。排水可直泄查干湖,然后回归嫩江河谷;或者从三家子古河道出口排入嫩江河谷,均为可行。  相似文献   
157.
在深部“古河道”分布地区,桩基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大规模框架结构建筑,不可避免采用长短桩桩基方案。结合浦东国际机场二期航站楼工程实例,探讨此类工程勘察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8.
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美国航天飞机成像雷达 (SIR A ,B ,C)图像和加拿大雷达卫星ScanSAR图像的分析 ,并结合LandsatMSS ,TM图像和数次大面积的野外调查 ,识别出今天风吹沙覆盖下的古河道和古湖盆 ,确立了横贯本区北部的一条古河湖串联水系系统 ,揭示了此区流沙带主要是以古河道作为通道移动的规律 .初步建立了自第三纪以来这一 30 0 0 0 0km2 地区的水系演化模式 ,确证了地质历史时期阿拉善高原曾经是湿热的河、湖众多的自然地理景观 ,初步恢复了自“青藏运动”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对本区地势高、低反转的影响过程 .  相似文献   
159.
邯郸石龙群的成因与年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从地质学的角度对河北省南部邯郸县姜窑村出土的石龙群的成因及其形成年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1条大龙和9条小龙组成的石龙群是钙质胶结的洺河古河道沙体,形成于距今4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晚期,对应于玉木早冰期华北平原第Ⅲ古河道发育期。石龙沙体上的横切V形裂口是古河道沙体在干缩过程中形成的横切裂隙,沿古河道沙体下泄的富含碳酸钙的地下水在此渗出是形成裂隙两侧脊状突起和"龙爪"的直接原因,新构造运动可能是造成紫山断块隆升并迫使洺河改道和石龙群整体向北东方向翘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0.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具备良好的建库条件,且开发潜力较大。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地下水库科学管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地下水库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类型地下水库的建设条件进行了综合对比。通过对水资源的时空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实行地下水库科学管理,将有效改良土壤和水质,防治海水入侵,改善库区生态水文环境,实现沿海地区有限淡水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