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6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1550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4363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2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371.
河南省栾川县石瑶沟钼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明 《华北地质》2010,33(1):19-27
在东秦岭钼成矿带最近探明的石窑沟大型钼矿床,位于近东西向马超营断裂带与北东向焦园断裂带的交汇部位,获得钼金属储量10余万吨,平均品位0.064%。矿区位于狮子庙金矿田上,钼矿外围有多个金及多金属矿床及矿点。笔者根据石瑶沟钼矿的赋矿地质条件和化探异常特征,阐述了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钼矿与外围金(银)矿之间的成因联系,提出本区成矿母岩为隐伏的小斑岩体,矿化富集部位为小岩体内外接触带,金银矿质来源主要为坡前街组地层,其成矿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同时指出钼矿与金(银)矿床应属于同一成矿系统。据化探成果和钻探资料推测,在隐伏小岩体的周边还存在有类似石瑶沟隐伏岩体的小隐伏岩体,为该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372.
小秦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钼矿产基地。以构造-岩浆-成矿系统为指导,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钼多金属矿床可分为印支期—燕山期与重熔型花岗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金(钼)矿床成矿系列和与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碱性岩有关的钼(金钨)矿床成矿系列。金(钼)矿床类型主要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糜棱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和复合型等,以前两者为主;钼(金钨)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石英-碳酸岩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等,也以前两者为主。该区三叠世以来共发生过3次岩浆侵入活动,每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钼金矿化作用,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钼金矿化高峰期。钼的成矿作用分为印支期(210~220 Ma)和燕山期早白垩世早期(140~145Ma)、早白垩世中晚期(110~138Ma);金的成矿作用分为印支期(约220Ma)和燕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约130Ma);钼、金成矿在印支期和燕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叠合,而在燕山期早白垩世早期分离。整体上,区内岩体与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燕山期金钼成矿作用强烈发育。该区娃娃沟—峪耳沟、峪耳沟—曹家沟、太子坪—葫芦沟—荒地沟与文公岭北坡等地区为金钼多金属矿的有利找矿靶区,并应特别重视中酸性小岩体的含矿性评价。  相似文献   
373.
文章在对摩天岭岩体稀土矿进行概略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稀土矿点5个,圈出成矿远景区3个,查明其矿化类型为富含重稀土元素的风化壳淋积型稀土,认为摩天岭稀土具有一定的潜在利用价值,可以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储备,建议给予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374.
松诺斑岩体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境内,其与南部的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距离十分靠近.随着近年来普朗铜矿外围找矿工作的展开,松诺地区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重点就松诺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普朗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讨论,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375.
内蒙古敖汉旗克力代岩体锆石U-Pb年代及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对内蒙古敖汉旗克力代岩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浆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63±1 Ma,表明其结晶年龄为中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岩体具有高Si(SiO2=69.94%~72.56%),富ALK(Na2O+K2O=8.04%~9.23%),贫Fe(FeOT=1.50%~1.82%)、Mg(MgO=0.65%~0.86%)、Ti(TiO2=0.32%~0.35%)的特点;A/CNK值为0.87~0.93,为准铝质;A/NKC1.1,显示出I型花岗岩特征。固结指数(SI)为6.06~7.36,分异指数(DI)为88.82~91.82,说明岩体经历了较强的分异演化作用。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91.76×10-6~143.16×10-6),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LREE/HREE值平均为9.14,(La/Yb)N平均值为8.36,δEu平均值为0.58,为Eu亏损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较富集,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i、Ta。因此,判定克力代岩体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结合测年结果和地球化学特征,判定该岩体为晚海西期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作用形成的同碰撞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376.
从岩体结构控制论到综合集成方法论,反映的是又一次典型的发散性思维过程,其实质在于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考虑众多因素影响作用的存在。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而大科学装置场址比选受多种因素制约影响情况下,如何从层次性、相关性、时效性等方面,更好地认识评价这些不同条件下场址的适宜可用性、因素可控性、工程可调性等问题,是摆在工程地质工作者面前更为具体而实际的工作。在服务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隧道、中国散裂中子源场址等8个大科学装置场址选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基于一岩、一观和一法3个支撑点的地质工程评价与动态调控法,旨在主抓控制性结构要素、圈划不良地质体前提下,适时调整工程布设方案,提出与场地改造边界范围和扰动强度有关的施工建议,实现地质工程合理和谐调控。  相似文献   
377.
金川二矿区多中段开采曾引起了许多研究焦点,尤其是多中段开采导致的围岩变形和灾变问题最为突出。本文以多年地表监测的结果验证了多中段开采至结束期间并没有造成地表岩体变形的异常或突变。研究认为开挖的地质力学模型内所赋存的岩体应变能是一定值,开挖活动是能量耗散和转移的动态过程。因此,在构造应力影响的开挖力学模型中,不能采用外力边界条件而应采用位移边界条件。小步距开采-充填有利于避免大幅度的岩移发生,矿岩才保持了相对缓慢的低能量释放率的松动、破裂,是矿岩未发生大的灾变失稳的关键因素。最后指出,地表岩移速率大小主要与地下开采速度和采充比有关,在金川二矿地下开采速度和采充比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地表岩体移动、变形速率不会发生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378.
谷德振先生开创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是我国工程地质代表性科学理论之一,岩体结构力学效应是它的核心内容。本文简要概括了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基本思想,介绍了近20多年来统计岩体力学对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的发展,包括岩体结构参数模型、应力-应变模型、强度与破坏概率模型、岩体水力学模型,讨论了岩体结构对岩体变形、破坏与水力学性质的各类力学效应与定量控制规律,并探讨了充分调动边坡岩体自稳潜力的主动加固理念、固脚和护腰的加固模式与锚固设计方法。本文认为,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深刻把握了岩体工程行为的基本控制因素和作用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推进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定量理论研究是后来者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79.
前言     
正今年8月13日是谷德振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纪念活动、出版《谷德振地质生涯》纪念文集的同时,《工程地质学报》出版专辑,约请我国工程地质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撰文,缅怀谷先生为我国工程地质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传承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学术思想,弘扬谷  相似文献   
380.
某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桑日至加查峡谷段出口处,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6m,属高坝。混凝土重力坝主要是依靠坝体自身重量于基础之上产生的摩擦力及坝体与基础之间的凝聚力来抵抗水压力以满足稳定要求,对基础岩体要求较高。根据该水电站坝基工程实践,从坝基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分级标准及深层抗滑稳定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一些有益探索,对类似工程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深层抗滑稳定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