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2篇
  免费   1998篇
  国内免费   2838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929篇
地球物理   1428篇
地质学   7067篇
海洋学   2157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465篇
自然地理   56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371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51年   4篇
  1947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晋北地区地貌演化看桑干河的古流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纪,恒山-小五台山、管涔山和坝缘山地逐渐隆起。源于该山地的桑干河、洋河等河流全部汇入洋河谷地中。第四纪,大同-阳原等盆地形成,逐渐吸引桑干河等河流向东流入该盆地。洋河仍循原河道。始成现在的水系格局。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根据中国东南部 140个晚中生代火成岩 Rb- Sr等时线年龄匹配的 Isr值 ,勾画了 Isr等值线图。该图与 TDM等值线图有好的对应 ,都在浙闽沿海地区、南岭东段和武夷山北段出现低值区或低值带 ,反映中国东南地壳在晚中生代时期 ,有广泛的地幔物质的加入 ,它们以底侵的形式底垫在中 -下地壳。沿海地区 Isr、TDM的低值区、带受地壳厚度的控制 ,内陆的低值区、带可能与局部应力场导致的拉张减薄有关。浙闽沿海晚中生代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 Rb、Sr、Ba、Th和 Ce富集 ,高场强元素 Nb、Ta、Zr、Hf和重稀土 Y、Yb亏损 ,具有明显的消减带岩浆作用的特征。西太平洋地震层析成像显示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是连续的。在大约 2 0 0 0~ 12 0 0 km深度 ,地幔中正在下沉的古俯冲洋壳明显偏西 ,可能反映那时为低角度俯冲。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的NE- NNE褶皱和断裂构造 ,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之下的俯冲作用有关。大规模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之前的陆相沉积 ( T3- J2 )是造山磨拉石建造。上述地质证据均支持消减作用和底侵作用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993.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物质来源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太平洋CC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多金属结核丰度、品位、多波束地形测量、深拖光学覆盖率探测、地震勘探等一系列调查资料综合研究表明:①东区和西区结核在其化学成分和形态上有差异,但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能按区域断然分开;②因子分析得出东、西两区结核4种主因子是Mn组元素Mn、Cu、Ni、Zn,Fe组元素Fe、Co、Ti、Sr,岩源组元素Si、Al、K,生物元素Ca、P;③西区结核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覆海水中金属元素的化学沉淀,火山成矿作用使结核富集和丰度增加,趋势面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表明结核主要分布在海底坡度≤5°地区,该地区的结核量占总结核量的89.62%,坡度>5°地区结核量占10.38%;④东区结核丰度、覆盖率、地形三者变化一致,重大相变距离为10~15km,来自地幔成矿物质通过玄武质洋壳裂隙和断层,为多金属结核的形成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地球深部地质作用过程如基底岩浆房活动可能对结核分布产生重要影响;⑤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矿带的形成应归于海底板块扩张活动的一种资源效应和经后期表生地质作用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中太平洋海山多金属结壳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我国大洋多金属结壳的调查资料并结合其他相关的研究结果,对中太平洋海山区多金属结壳的类型,产状,成分,结构,分布等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广泛发育,但成矿特征较大地受地形,水溶,基岩类型等成矿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995.
古地震学、地震复发性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25年中,地震地质学家和古地震学家们在确定单个古地震的时间和强度方面取得了重要信息。全球大部分地区,历史地震记录都短于地震轮回长度(发生一次会释放出某个地区长期累积的平均地震  相似文献   
996.
丁仁杰 《地震学刊》2001,21(3):55-57
通过对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古地震遗址的保护的申报立项和综合开发问题的决策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领导者应如何出有效决策。主要是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关键问题;组织和依靠专家评审,选择最佳方案;合理冒险与避险,作出大胆决策。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对溧水神仙洞的发掘和进行地质、地貌、孢粉、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C^14年代考古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洞是石炭系石灰岩沿层面裂隙经地下水溶蚀而成;洞穴堆积物的时代庆属全新世早期,或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距今约为1.1万年。其中发现的动物群为我国南方晚更新世动物群向现代动物群过渡的类型,而代表中-晚更新世的最后狗与代表新石器时代文化标志的陶片共生,为我国第四纪时代的划分,或新、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陶征则迄今为止是我国具有完整地层层位记录的最古陶片。它的发现,不仅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大大推前,更为重写中华古史,校正“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提法,将中华文明追溯到一万年前并重排世界古文明位次增加了依据。同时,智人颞骨的发现,对长江中、下游古人类的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00.
燕山地区大红峪组火山岩古风化作用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红峪组火山岩,在成岩后受古风化作用影响引起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别是深风化带岩石后期K2O沉积的影响,造成从未风化到深风化 TAS图解,碱度系数,岩系指数及岩石类型等方面相应地发生变化,在TAS图解上,岩石向碱性增加,SiO2减少方向变化,碱度系数变在,岩系指数的变化使火山岩反映为从钙碱性到超碱性,岩石类型也出现不确定性,深化带岩石根据民分计算标准矿物时,出现白榴石,霞石等碱性矿物,而实际矿未见这一现象,也是后期K2O沉积影响的结果。排除古风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大红峪组火岩应力钾质的粗而岩和粗面玄武岩,属钙碱系列,粗面玄武岩为铝过饱和型,粗面岩为正常型。不存在明显的岩浆分离晶作用,其原始岩浆应以基性为主。同上述的原因,影响了对岩浆来源,构造环境的判断,推断其构造环境,是在总的海进条件下,出现多次的海退,伴有多次火山喷发活动,水动能比较大,气候干旱,封闭,半封闭闭的海盆中富含钾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