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2篇
  免费   1998篇
  国内免费   2838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929篇
地球物理   1428篇
地质学   7067篇
海洋学   2157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465篇
自然地理   56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371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51年   4篇
  1947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山东半岛西北部的全新世古海岸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东半岛西北部的蓬莱至莱州湾一带,位於山东台背斜胶东台凸的西北翼,基本上属于低山丘陵区。丘陵外围延展大面积低缓的剥蚀夷平面,微向河谷、平原和海岸倾斜。在黄县、招远和掖县境内,该剥蚀面以西,分布近200平方公里的泻湖一滩脊平原,平原与剥蚀面之间,迤逦展布一条全新世古海岸线。  相似文献   
132.
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钙质超微化石古生态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表明这一时期渤海湾盆地与海水有过联系。对钙质超微化石古生态及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化石主要产出时代为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中期,属“间冰期”亚热带气候型。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渤海湾盆地的石油勘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本文简述了在对地球过程的认识和联合国《海洋法》框架发展前提下的海洋非燃料矿产。在板块构造理论出现以前,洋盆被看成是被动的容体,接纳陆地风化物质形成重金属、宝石砂矿和一些化学沉淀矿床(磷矿)。板块构造认识到大洋板块边界是块状硫化物的物质来源,与陆缘物质一起形成锰结核、富钴铁锰结壳及相应的化能合成生态系统。就海洋矿产总体而言,海水淡化产生的淡水是最重要的资源,因为它是生命必须的物质,在陆地其消耗超过了补充。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对翁通-爪哇海台ODP807站的浮游有孔虫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已有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数据,揭示了晚第四纪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及上部海水垂向结构的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自53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区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温跃层深度(DOT)都经历过显著的变化,其中年平均SST的冰期/间冰期变化幅度达4.2℃,DOT的波动范围更是超过100m,这进一步论证了西太平洋暖池的不稳定性。频谱分析还揭示出SST和DOT变化不仅具有典型的100ka冰期/间冰期旋回,还有热带地区特有的半岁差周期,说明研究区的古海洋学变化既有高纬驱动的作用,也有热带驱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5.
张韧  蒋国荣  李妍 《海洋科学》2001,25(2):38-42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OADS海洋资料中的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850hPa纬向风场及海洋温度场,利用Matlab中的Neural Network Toolbox仿真环境和BP模型改进算法比较准确地仿真和反演出了南方涛动指数、赤道纬向风指数和滞后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动力结构和预报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和可行的预报效果。可在一定时效内预测赤道东太平洋月平均海温的变化趋势。由于所建系统是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预报模型,因此不仅可直接用于预测,而且可有效避免类拟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积分过程中由于对初值敏感性而可能产生的对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6.
东亚岛弧地形横剖面与板块运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东亚岛弧横剖面形态的系统分析,并结合弧前的构造应力的分析,作者认为,东亚岛弧形成于板块东移的构造环境中,横剖面形态存在两种基本类型即内缓外陡型和内陡外缓型,这两种不同的横剖面具有不同的弧前应力,前者表现弧前挤压,后者表现弧前引张,这反映地貌形态与构造应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就弧后盆地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模式进行了简要地讨论,认为在岛(山)弧后方除现今所通称的弧后盆地以外,尚可存在广义上的弧后盆地。它们远离弧体位置,但由于俯冲带的远端“抬头”,同样可引起地壳的裂陷,其构造作用叠加于先期断陷带之上。  相似文献   
138.
东太平洋沉积物U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地矿部“海洋四号”科学考察船1987-1989年在东赤道太平洋CC区所取得的27个深海表层沉积样品进行U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U在深海沉积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沉积的U含量不同,平均值由大至小的次序的含沸石粘土(2.16×10^-6),硅质粘土(1.95×10^-6),硅质软泥(1.65×10^-6),钙质硅质粘土(1.59×10^-6),在同类型沉积中U的分散性较大;U在区域  相似文献   
139.
140.
对采自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系统“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远东海洋地质”平顶山的4个铁锰结壳样品,采用综合物理和化学方法(包括分析电子显微镜)进行了研究。业已确定,铂主要以超分散状态和自然金属形式存在,无明显的对铁锰相的附属性,但有时与磷酸盐相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