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37篇
  免费   7969篇
  国内免费   3281篇
测绘学   662篇
大气科学   482篇
地球物理   30720篇
地质学   12625篇
海洋学   1838篇
天文学   112篇
综合类   1678篇
自然地理   770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1029篇
  2022年   1356篇
  2021年   1445篇
  2020年   1191篇
  2019年   1179篇
  2018年   796篇
  2017年   830篇
  2016年   717篇
  2015年   1076篇
  2014年   1699篇
  2013年   1463篇
  2012年   1860篇
  2011年   1701篇
  2010年   1673篇
  2009年   1875篇
  2008年   1795篇
  2007年   1459篇
  2006年   1517篇
  2005年   1434篇
  2004年   1438篇
  2003年   1464篇
  2002年   1631篇
  2001年   1512篇
  2000年   1400篇
  1999年   1366篇
  1998年   1331篇
  1997年   1396篇
  1996年   1446篇
  1995年   1483篇
  1994年   1341篇
  1993年   1337篇
  1992年   1347篇
  1991年   1157篇
  1990年   1053篇
  1989年   753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72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60篇
  1979年   63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38篇
  1976年   40篇
  1974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1.
黔中隆起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的滇黔隆褶带.南华纪晚期初现雏形,震旦纪—奥陶纪为水下隆起,燕山运动使其整体抬高,喜马拉雅运动时急剧隆升,构造地貌长期相对隆起。地表油苗油样分析结果显示,在红外吸收谱图中缩合芳烃结构及含氧基团吸收明显,有机质热成熟度高,且遭受了氧化蚀变:震旦系以上地层大量暴露,地表水溶蚀下渗深度在黔西南地区可达3000-4000m;作为长期存在的古隆起,经历了多次抬升,直至挽近仍处于严重剥蚀阶段。地腹可能存在酸性岩浆热源使有机质过度热演化、保存条件不佳以及缺少勘探目的层,是黔中隆起油气勘探的三大壁垒。兼谈了碳酸盐岩烃源岩问题.认为形成大油气田的烃源岩主要是泥质岩系,“碳酸盐岩烃源岩”只是从属性的.分布在泥质烃源岩系的边缘或局部范围。  相似文献   
91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东南部地区中晚奥陶系砂岩中重矿物分析研究,表明库鲁克塔格露头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电气石-石榴石-磁铁矿-赤褐铁矿组合,孔雀1井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石榴石-电气石-白钛石组合,二者有些差异,但分析结果反映了同样的母岩性质.研究区内沉积岩母岩主要来自于酸性、中基性岩浆岩和部分变质岩,为混源产物.结合对地震剖面的分析,认为研究区物源来自南(阿尔金造山带)和北(库鲁克塔格隆起)两部.根据稳定重矿物ZTR指数判断,南、北两个方向而来的沉积物在孔雀1井附近交汇,并沿各自路线运移、沉积.  相似文献   
913.
东沙隆起珠江组生物礁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储层类型,礁灰岩主要为珊瑚藻灰岩,分为骨架岩、粘结岩及障积岩。研究区生物礁发育于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及台地前缘斜坡3类沉积相中,生物礁类型可分为台内点礁、台地边缘堡礁及台缘斜坡塔礁,以台地边缘堡礁为主。珠江组沉积早期,东沙隆起发育滨岸砂质沉积;中期海水逐渐淹没东沙隆起,形成镶边浅水碳酸盐台地,发育生物礁;晚期海侵台地逐渐淹没消亡,被浅海陆棚泥质沉积代替。流花台地厚度最大,最厚达563m,台地顶面地震强反射使外形轮廓清晰,台地内部中-弱振幅至空白反射,连续性降低;惠州台地厚度较流花台地薄,厚度多大于100m,顶界面强反射轮廓清晰,内部层状反射能量强-中振幅、高-中连续、中-低频,局部空白反射;陆丰台地厚约30m,只有一个高连续的强振幅。生物礁地震响应以丘形、箱型、低丘-透镜状为特征,礁顶常为强振幅,内部为波状、有时见前积结构,翼部可见上超和披覆现象等。  相似文献   
914.
党志英  张立军 《古地理学报》2020,22(6):1171-1180
西秦岭地区是二叠系—三叠系之交深水相保存较为连续的地区,西秦岭甘南地区上二叠统毛毛隆组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12属17种)。遗迹网络分析作为新兴的研究方法,侧重于用相互连接的遗迹分类群来重建遗迹群落系统,这为研究遗迹群落的行为学和生态学提供了丰富的手段。笔者以西秦岭甘南地区上二叠统毛毛隆组发现的遗迹化石为数据源,运用遗迹网络分析方法,揭示出毛毛隆组遗迹群落具结构化特征,遗迹群落体现出环境驱动的遗迹组合面貌特征: Palaeophycus-Lockeia-Arenicolites-Dictyodora-Planolites-Protovirgularia-Chondrites组合(C1,近源浊流区),Palaeophycus-Lockeia-Arenicolites-Dictyodora-Protovirgularia-Phycodes-Chondrites-Helminthopsis组合(C2,浊流过渡区—浊流远源区),和Palaeophycus-Nereites-Scolicia-Protovirgularia-Helminthopsis组合(C3,远源浊流区)。该遗迹群落由C1演变至C3的过程,揭示了古环境从近源浊流区至远源浊流区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915.
通过分析输人模型的参数对输出结果的影响,可以确定影响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的敏感性参数.本文应用Easy% Ro化学动力学模型,以普光5井为例,对川东北地区各期构造运动剥蚀厚度、古地表温度和古地温梯度进行了相关的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和上二叠统烃源岩现今成熟度状态完全受控于燕山运动晚幕...  相似文献   
916.
兹格塘错是一个内陆封闭型湖泊,位于藏北高原腹地,处于西南季风作用边缘地带。由于流域内无冰川分布,湖泊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因此水体的扩张与收缩能够直接反映西南季风的变化。半干旱气候地区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含量能够敏感地反映水体的扩张与收缩。兹格塘错沉积物碳酸盐含量高,与可溶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变化结合能更好地揭示水体的演化阶段。分析结果表明,在9.3~8.9calkaBP、8.3~7.8calkaBP、5.0~4.7calkaBP、4.0~3.8calkaBP和3.1~2.7calkaBP碳酸盐含量出现大幅度下降,指示湖泊淡化、水位升高。但在3.8calkaBP左右碳酸盐含量和可溶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同时出现峰值,指示出湖泊水体盐度升高、水位出现下降;近1calkaBP以来,碳酸盐与可溶盐含量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表明湖泊水体逐渐淡化、水位缓慢上升的过程。但近100a来可溶盐含量上升,指示出湖泊水体的不断浓缩和水位下降过程,这和近百年的气候暖干化过程是一致的。兹格塘错沉积岩心碳酸盐含量全新世以来5次极低事件,有力地证明青藏高原西南季风在全新世期间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17.
杨易卓  黄志龙  赵珍  唐友军 《地球科学》2022,47(5):1834-1848
羌塘盆地是一个大型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盆地内发育多套烃源岩,并发现多处古油藏和油气显示,确定古油藏油源对油气勘探至关重要.为明确古油藏油源,对古油藏和烃源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古油藏可分为2类:Ⅰ类古油藏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C24四环萜烷丰度较高,三环萜烷丰度低,C29规则甾烷占有一定优势,C29藿烷含量较高,体现出以陆源有机质贡献为主的特征.Ⅱ类古油藏整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以C23三环萜烷为主峰,低丰度C24四环萜烷,C27规则甾烷占优势,表明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油源对比表明,两类古油藏来源于不同的烃源岩,Ⅰ类油藏来自于上三叠统扎那组烃源岩,Ⅱ类油藏主要为下侏罗统曲色组烃源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   
918.
基于小波变换的动态地震活动周期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杜兴信 《地震》1997,17(3):257-264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华北、中国大陆和陕西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动态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既存在比较稳定的周期,也有一定时变性,如华北近500a来存在比较稳定的300a周期和60a左右周期,陕西近20a来存在比较稳定的2 ̄3a周期,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在1910 ̄1980年普遍存在30a左右周期,但在1980年后变为20a左右周期,小波分析揭示的地震活动周期时变性,一方面提示在依据周期规律外推  相似文献   
919.
“临界成矿地质条件”指派指具有“临界性质”的成矿地质条件。沉积或受变质沉积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中古地理和水动力条件;内生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构造条件;石油的生油和贮油条件所表现出的临界性质十分明显;风化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水文地质条件、构造条件。临界成矿地质条件应该是各类矿床都具备的,但在不同矿床中的表现形式不同。深入研究临界成矿地质条件可以促进矿床学的进展,达到定量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920.
文章通过对平煤集团十三矿矿井开拓的实际揭露地质资料与十三矿矿井达产采区地震补勘成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地震在控制10 m 的断层和地质构造时能与实际揭露地质资料基本一致。经过地震补充勘探使矿井设计更加合理,开采更加安全可靠,服务年限有了更进一步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