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347篇
地质学   1283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比农用土地的评价,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两种用于空间数据总体估计的方法:单元除聚法和多边形除聚法。它们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每个样本进行加权,并用全部样本数据的加权平均作为总体平均值的估计。这样做使得群聚样本不会对总体平均值的估计产生不适当的影响,从而获得总体平均值的良好估计。在单元除聚法中,整个范围被划分成许多个称为单元的矩形或正方形区域,每一个样本获得的权与其所在单元内的样本数成反比。在多边形除聚法中,每个样本被赋予一个影响多边形,  相似文献   
3.
城市边缘带识别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建  马晶  袁媛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8):1068-1077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市与乡村相交接的特殊地带,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城市边缘带的定量识别是研究边缘带社会结构、景观格局和发展梯度的基础工作,也是城市化生态环境效应定量分析的前提条件。但边缘带识别的理论与方法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系统梳理。本文在对比分析城市边缘带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边缘带识别的实质与内涵;提出了基于指示要素—空间单元—判别模型的城市边缘带识别概念框架,并从上述三方面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城市边缘带识别研究进展;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城乡作用机理探析、多要素综合识别、非参数化模型融合、多尺度转换以及长时间序列动态监测等将是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Tests of new in-situ seabed acoustic measurement system in Qingda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in-situ seabed acoustic measurement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direct in-situ measurement of sediment geoacoustic properties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The new in-situ system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deck control unit and the underwater measurement unit. The underwater measurement unit emits sonic waves that propagate through the seafloor sediment, receives the returning signals, and transmits them to the deck control unit for waveform display and analysis. The entire operation is controlled and monitored in real time by the deck control unit on the research vessel and can provide recording of full waveforms to determine the sound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and demonstrates its application in tests carded out on seabed sediment off the Qingdao coast, China.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performed well and rapidly provided accurate in-situ acoustic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estimates of the seafloor sediment.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的单元自动机CA及真实和忧化的城市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单元自动机(CA)。CA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城市及其它地理现象的模拟中。CA模拟所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确定模型的结构和参数。模拟真实的城市涉及到使用许多空间变量和参数。当模型较复杂时,很难确定模型的参数值。本模型的结构较简单,模型的参数能通过对神经网络的训练来自动获取。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获得更高的模拟精度,并能大大缩短寻找参数所需要的时间。通过筛选训练数据,本模型还可以进行优化的城市模拟,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提取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模型对2000—2015年山东省县域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山东省县域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山东省县域生态效率呈现波动式发展趋势;高值区与低值区存在显著空间分化,胶东半岛与济南都市圈构成高值集聚区,鲁西北、鲁西南、鲁南地区形成低值连绵带;②山东省县域生态效率无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处于高值区、低值区的县域生态效率值变化较大,生态效率空间非均衡性逐渐扩大;③山东省县域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且空间集聚性呈现增强态势;县域生态效率存在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元复制的通用化格网系统生成新算法。其核心是采用"简单单元复制+有效区域控制"。首先,建立坐标系,确定待计算剖分格网系统的种类,从而确定格网剖分类型的3个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类多尺度格网有效控制边界。然后对多尺度格网进行合适的数学变换,计算单一三角面格网系统单元节点坐标,并建立不同层级单元节点的关联关系。最后,以六边形格网为例展开验证,直接生成正二十面体表面格网。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可以通过调整相应的起算参数,生成各类多尺度格网。避免了传统定制算法的局限性,实现了统一化生成各类格网系统的目标,为不同剖分类型全球离散格网系统间互操作性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根据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圈闭要素等资料,通过断裂体系发育与演化,以及构造控制下的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差异、圈闭类型及分布差异分析,研究走滑与伸展构造叠合区特征,并对BZ25-1/1S油田油气深浅成藏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伸展断裂体系控制研究区的构造格局与演化,走滑作用形成的压扭应力改造研究区构造格局;伸展构造控制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展布,并与断层相匹配,控制研究区深浅成藏的输导及储盖条件;伸展作用控制浅部构造圈闭的形成,走滑作用控制深部构造圈闭的形成,两者结合为深浅成藏差异性提供圈闭条件;伸展断层上盘易于浅部运聚成藏,下盘易于深部层位成藏。  相似文献   
9.
分布于济南东部六山圈—大有一带的侵入岩,为燕山早期同一岩浆热事件多次侵入形成的杂岩体,依其形成顺序可划分为山张庄、西杜、大有、赵家鹊山四个单元,归并为埠村超单元。该超单元的形成与幔源基性岩浆上侵及同源岩浆分异产生的中偏基性—中性岩浆多次侵入有关,属热气球式膨胀与火山口塌陷复合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省进一步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发证的背景下,通过对业务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总体框架和数据库结构设计,并对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系统重要功能的实现,最后对系统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